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邪为何冤魂不散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邪是什么鬼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很多人都会说,唉呀,我最近湿气重,医院对西医生生说,湿气重是怎么鬼,西医有验血验尿报告,我还没听验湿气的,但是它真的存在,比如:

皮肤或者头皮肤油腻;

头重如裹,整天蒙蒙的,头昏脑胀;

嘴巴总觉得黏糊糊的,舌苔厚或者白厚,或者厚腻,舌头两边有齿痕;

四肢困重,浑身无力;

腹胀憋气或食欲不振;

大便粘腻、不成形,马桶冲不下;

湿疹;

关节疼痛尤其阴雨天更厉害;

小肚子变大,体型偏胖,

形成水肿

香港脚(臭脚);

等等。

这就是湿气重了。

简单讲,湿,就是显示出来的水,湿气也是水,只是过多的水汽,多了才会显示出来,这些过多的水汽本来应该通过汗水或者尿液排出去,但是却没有排出,于是在人体内乱窜捣乱,引起各种不适。湿的性质接近于水,所以流动缓慢,进一步浓稠凝聚之后,就形成了狭义之痰。

湿邪又可以分为外湿和内湿,当然,外湿渗透进去也可以形成内湿,内湿也会向外走形成外湿。

中医脾主运化,一是脾弱了,就无法把水运化好,土不治水,地面上有水,火在上面烤,这就形成成湿了,要是水下面的火够旺,也就是肾可以温煦脾阳的话,脾就可以运化水湿了。

何以现在湿气重成为通病,很明显这是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带来的

1.吃过多的寒凉食物,水果啊,冰饮料啊。水果都偏寒凉,而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物流发达了,我们也吃远方的水果,对于我们而言,可能就不是当季水果,这更加造成混乱。

2.夏天长期空调。人与自然相适应,本来在夏天通过出汗排掉一些湿气,长期呆空调房里又把湿气困在里面了。

3.运动出汗少。

4.西药,输液多。西药,输液,都是寒凉的,靠输液治好感冒的,没有胃口好的。

除湿首先是要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中医去湿的方子很多,对照上面湿气的形成原因,我们就可以知道怎么除湿了。当湿气过重,我们可以通风把湿气吹走,散掉,用干燥剂把湿气吸走,化湿,烤干,燥湿,把水排掉,利水渗湿,中医祛湿也是如此。中医祛湿,先要看湿气在哪里,由谁主管。

肺主宣发肃降。

如果湿气在表,根据症状,有大青龙汤,越汤之类,宣肺发表,把湿气通过皮肤排出去,除掉湿邪,还有防己黄芪汤。

脾主运化,运化食物,也运化水湿。

如果湿气在中焦,也就是脾胃弱的,就是没有很明显的疼痛,但是人容易困倦,沉重,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厚腻而白,有个简单却非常好用的,就是苓桂白术甘汤。

茯苓25克,桂枝18克,白术15克,炙甘草15克。

茯苓健脾利水,桂枝通阳,白术燥湿,炙甘草补脾。这个汤方很多人都用得到。

肾主水道。

如果口渴,小便很少或很多,喝水不解渴,膀胱气化不了,可以用五苓散。

如果是偏于肾虚导致的水肿,可以用真武汤。

日常饮食来讲,寒凉的容易伤脾增湿。

水果大多偏寒凉。

很多人喜欢用薏苡仁煲汤祛湿,薏苡仁偏寒,炒熟才好。推荐扁豆,芡实,山药,板栗,做菜多放生姜。

牛奶阴寒容易生湿。

冰饮料冰啤酒,想想都懂吧。

还有,中医讲,脾主意。一日不见,茶饭不思,因为想太过了所以饭都吃不下了,思虑太重,心思重重的,脾胃不会太好,

生活简单一点,迈开腿,管住嘴,这就好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yz/11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