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膳食模式的改变,很多疾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了,高血压病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的第一大慢性疾病,并且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对高血压病的控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根据调查,我国15岁以上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2.7亿人,并以每年3%的速度上升.其严重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高血压显著的病理生理变化是外周小动脉管腔变小、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初期仅为全身细小动脉痉挛,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硬化、管腔变窄,进而中、大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我国中医药学者在对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少有一定效果的单味中药,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血压,为高血压的治疗带来更多的选择。
01
菊花
菊花是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等其中亳菊和滁菊品质最优。由于花的颜色不同,又有黄菊花和白菊花之分。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抑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既可治疗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又可治疗肝阳上亢症见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以及疮痈肿毒之症。
▲汇群出品菊花
研究发现,菊花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等成分,其中总黄酮类物质为菊花发挥降压作用的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除了能降低血压以及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药理效应外,对细菌、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并能解热、抗炎。因此,肝火较旺而有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表现的患者,可以选择用菊花泡水代茶饮,每日1-3朵(量太大易至胃寒),方便有效。
02
车前子
车前子是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车前子味甘,性寒,归肝、肺、肾、小肠经,具有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等功效,常用于热淋涩痛、目赤肿痛、痰热咳嗽等症。
现代研究表明,车前子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作用,即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血压偏低者的血压,其中对舒张压降低具有特别的临床意义。实验研究认为,车前子的降压作用与利尿作用有关:其所含车前子酸、琥珀酸、车前苷、胆碱能等成分,能引起某些组织释放组胺或直接作用于组织胺受体,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其所含的车前草素能兴奋副交感神经,导致末梢血管扩张而使血压下降。
▲汇群出品车前子
另外,车前子还具有减慢心率、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降血脂、镇静等作用,亦是其降压作用的部分原因。因此,对于有小便不通色黄、大便不畅或有目赤肿痛等表现的高血压患者,可配合菊花泡水,一般1-3克即可,但不建议连续长期服用。
03
防己
防己是粉防己的干燥根。防己味苦,性寒.归膀胱、肺经.具有利尿消肿、祛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汇群出品防己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为粉防己碱.粉防己碱对血管的直接扩张作用与拟M样作用以及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中枢有关。防己降压效应主要系通过扩阻力血管所致,能选择性地扩张动脉致使后负荷降低心输出量增力口。因此,防己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高血压兼小便不利的患者可以取1-3克泡水,但本品苦寒,脾胃差者慎用。
04
地龙
即百姓所说的蚯蚓,分广地龙和沪地龙。其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有清热定惊、通经活络、平喘利水的功效,常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不利、水肿尿少等症.常与夏枯草、菊花配伍,治疗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咽干属肝火上扰型高血压。
▲汇群出品广地龙
地龙多种制剂具有确切的降压作用,降压特点是起效慢。地龙降压作用明显,有肝阳上亢而头晕目眩、易怒、口苦、口干等症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一般煎煮使用.也有报道可以打粉装入胶囊服用,每日1-3克。由于该药作用较猛,长期使用建议咨询医师。
05
珍珠母
珍珠母是蚌壳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壳类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珍珠母味咸,性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的功效,常用于肝阳上亢症见目赤翳障、视物昏花、心神不宁等。
▲汇群出品珍珠母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珍珠母粉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及血清过氧化脂质水平,而且还具有镇静及抗惊厥作用。有学者以珍珠母为主药自拟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取得了较好的降压效果。有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视物昏花、惊悸等症的患者可以将珍珠母打成粉,每次1-3克,但不建议长期使用。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和孕妇慎用。
06
山楂
山楂即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功效,常用于肉食积滞、泻痢腹痛、高脂血症等。
▲汇群出品山楂
山楂降压作用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山楂提取物有较明显的中枢性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扩张外周血管有关。当山楂与槲寄生、大蒜、梧桐合用时,其降压作用大为增强,并且作用时间也有所延长。因此,食肉过多、易食积腹胀,血脂高的患者可以选用.胃酸过多者不宜多食。
07
三七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常用于咳血、便血等各种出血症状和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瘀血表现。
▲汇群出品三七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的降压成分为三七总苷,可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和体动脉压。其降压的特点是,舒张压下降幅度比收缩压大,其降压程度与剂量相关。三七的降压原理主要是直接扩张血管,也可能与抑制心脏收缩有关。因此,对于高血压兼有血液流通障碍包括各种出血或瘀血等症的患者,可以将其打成粉,每次1~3克。
08
川芎
川芎是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血瘀气滞所引起的胸痹心痛、胸胁刺痛、月经不调及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汇群出品川芎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川芎降压的主要成分为川芎嗪,其能明显激活正常血管平滑肌钙离子的内流而抑制高血压患者血管平滑肌钙离子内流,而产生降压作用。因气血运行障碍引发头痛的患者可以选用水泡服,每日2~4克:但阴虚火旺、舌红口干、多汗及出血性疾病患者不宜使用。
09
黄芪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体虚多汗、气血不足、气虚水肿等症。
黄芪降压成分是r-卜氨基丁酸及黄芪甲苷,具有扩张血管、抗缺氧、降低大鼠肺动脉中胶原纤维含量及强心利尿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扩张血管、抑制钙离子内流、中枢神经、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等有关。
▲汇群出品黄芪
黄芪对血压的影响有双向性,一般在临床上多将黄芪用作升压或提高免疫力,但黄芪也有降压作用,而且降压迅速、连续,给药无快速耐受现象。只是中医在使用黄芪降压时,一定要确认患者具有气虚乏力、表虚自汗及气阴两虚、面色萎黄等明显气虚为主要表现方可使用。黄芪可以泡水,每日2~6克:但易上火者不宜单用。
10
人参
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茎,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常用于体虚欲脱、脾虚食少、气虚津伤口渴、气血亏虚、久病赢弱等症。其含人参皂苷量约4%,还含有挥发油、多种有机酸、人参酸等,具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动物实验显示,人参对冠状动脉、脑血管、椎动脉、肺动脉均有扩张作用。人参皂苷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与剂量及机体机能状态有关。人参小剂量使血压升高.大剂量使血压下降。人参可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而使低血压或休克患者血压上升。需注意的是.用阿托品后,人参的降压作用明显减弱,故认为人参降压是由于阻滞M胆碱受体的结果。
▲汇群出品人参
研究表明,人参皂苷的降压作用还可能与其激动突触前膜a2受体减少交感递质释放有关。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体虚乏力、气短、脾虚食少、久病赢弱等症者,只要辨证准确,不必拘泥于人参升压之虞,可打粉,每次1克,1日2次。
综上所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防控高血压,更加简单便捷、副作用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随着对高血压认识的不断深入,中药降压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而有针对性。
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正确选用中药联合或配合西药降压,可以有效减少西药降压所带来的副反应提高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使血压达标更加轻松。
?Theend?
参考文献:
杜金行.魏康康.小徐.单味中药也可轻松降血压(上)(下)[J].中老年保健,年12期年1期
*中药使用效果因人而异,使用请遵医嘱!
没看够?
点击下图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