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
甲肝:一次没有载入史册的流行病
文/沈金生图/网络
01
人们不会忘记年的非典,也不会忘记后来的H1N1,因为这两次全球性的疾病大流行,不仅让全世界携手抗击危及人类的病毒,还让我们的国家建立和完善了流行病应急机制。
但是,有一场并不亚于非典和H1N1的流行病,并没有载入流行病史册,只留在了那代人的记忆里。那就是爆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历时二三年的甲型肝炎流行病。那场疫情的暴发规模、传播范围、传染人数、流行时间绝对称得上巨大,虽然没有看到过官方的统计数字,但在我们的记忆里,身边的人十有二三被感染,似乎没有哪一家能幸免,我也没能逃过这一劫。
02
谁也不知道,这病始于何时何方,人们突然发现身边的人得了一种叫做黄疸肝炎的病,这病一来,全身发热,高烧不退,继而是全身发黄,脸黄,眼黄,手黄,尿黄,舌苔黄。随之,他身边的人也开始出现同样的症状,于是一传二,二传三……
谈肝色变来形容那时的情景是不过分的,看不见的病毒无处不在,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健康的。病毒的潜服周期有十来天,十来天里一切如常,突然有一天身体忽冷忽热,浑身酸疼无力,难受之极,甲肝上身,后来的三四天病情达到峰值,“黄胆”附身。
那个时候,学校里每天都有学生缺课,老师能做的就是开窗通风,不停的告诫学生:得了病赶紧去治去隔离,完全康复后再来上课;工厂的岗位不时有人缺岗,但是大家心照不宣,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喝一杯红糖茶或者板蓝根茶,医生说红糖护肝,可以减轻疲劳可以减轻被传染的机率;集体活动一再减少,乘公交车不敢拉护手不敢坐位子,餐馆商店门可罗雀;医院里人满为患,不得不开辟新的病房,医生们对于发病不是很重的感染者,动员其回家隔离静养,医院重负不堪的压力。
03
我是一九九一年农历年底发的病,应该说那时甲肝流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虽然已经目睹过许多学生、同事和亲友与甲肝的抗争,但真轮到自已头上还是十分沮丧。拿到化验报告,确认感染已经是腊月二十八,我顾不得临近过年,带了生活医院。
大年三十,阴天,特别冷。住院区冷冷清清,住院的病人也都请假回了家,只有一个值班的医生在办公室。我住的是大病房,平时有七八个病人一起住,但那一天,诺大的病房只有我和医院度过的慢性肝炎患者。
那天下午,我躺在病床上,没有半点儿力气,因为我正进入发病的峰值期,病友过来对我说:“今天是年三十,医院里的饭菜与平常一样,我们去买一碗面吃吧,你走不动我帮你去买。”我感激地点点头,不知道是年三十的缘故还是两天不吃东西的缘故,那碗普通的肉丝面特别好吃,我很想吃第二碗,但病友告诉我,肝炎最忌油腻,吃多了会拉肚子。
果不其然,半夜里,肚子开闹,值班医生也许觉得是大年夜不会有什么事,睡得死死的,喊了有半天才起来,一直折腾到天亮,肚子还是稀哩哗啦,医生看到这个样子,赶紧找来了主治医生。
急性黄疸肝炎,一般人住院七到十天,最长也不超过半个月,但我成了例外,肝炎指标谷丙转氨酶迟迟降不到正常值,焦虑的情绪弄得我寝食不安,医院,还是带药出院,那时我真怕如此长久会变成慢性的肝炎。
04
几十天的患病经历,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人生阅历的增长点,让我体会了人的坚强与脆弱,豁达与悲观。人在大自然的侵害面前是那么渺小,而在抵抗灾害面前又是那么坚强和乐观。
甲肝急性暴发过后,身体的各项指标很快恢复,胃口大开,整天饥肠辘辘,一到开饭时间,住在传染病区的病友唱歌敲盆,不亦乐呵,弄得对面内科病区的病人整天羡慕地朝我们那边看:胃口咋这么好。
然而,不是所有人能泰然面对疾病,总有人对于疾病恐惧到极点。有一个新进来的病人,一住下便到处打听这甲肝有多恐怖,还一直说,肚子胀拉不出便,有人建议他吃点香蕉,结果效果一般,不知是谁随口说了一句“吃香蕉皮效果最好”,那家伙真把香蕉皮吃了下去,把说这话的病友吓得不轻,好在那香蕉皮虽然没解决肚胀的问题,倒也无碍那位病友的身体。
对于肝炎,普通老百姓只知道黄疸肝炎,因为这次大流行,人们也终于了解了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型号之分,还有急性慢性之别,乙肝有大三阳小三阳,有遗传与传染……
认识了肝病,却也让很多人对慢性乙肝患上了恐惧综合症。病房里有病友听说邻床的病友是乙肝患者便到医生办公室吵吵要更换病房,工作单位里得知某个同事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便敬而远之,单位招工,事业单位考编,赫然要求将乙肝携带者拒之门外……
流行过后,有人恐惧,担心染上慢性肝炎,有人庆幸患的只是甲型肝炎,治愈后没有什么后遗症,并产生终身了甲肝免疫能力。
流行过后,人们发现,人与人的关系因为担心传染而疏远,又因为面对共同的“敌人”而相互帮助无所顾忌地携手前行。
05
流行期间,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满足抵抗疫情的需要,但在灾难面前人们顽强的抗争能力又展示出人性极具伟大的一面。村级赤医院的中药方子为基础,因陋就简,配出中草药发到村民家中,有病治病,没病防病,他们成了最基层的防疫员;先期发病已经康复的又成为疫情的经验者,鼓励安慰后来的患者树立信心抵抗疾病,或者像医生一般指导后来的患者服药或者进行康复休养,一线的医生护士们穿梭于病人之间,家里的亲人们煎药熬汤吁寒问暖。
因为肝炎的流行,人们改变了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聚餐时多了一双公筷,讲究的人家也固定了个人的餐具,外出就餐也注意了店家的卫生。作为政府虽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疫情防控机制,但推行了孩子一出生便开始接种肝炎疫苗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保障。再后来,科学的进步让人们对乙肝有了正确和全面的认识,那群人不再受到歧视。
疾病流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流行期间总有“范跑跑”,总是有人好了伤疤忘了疼;可喜的是灾难面前总是人性顽强,科学总是在不断地进步,“非典”过后国家有了一套预防、控制、治疗的完善机制……
沈金生,任职于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爱好书法、写作。
文章推荐:
春节回家,怎么能少得了它们!
聚桂文会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