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8720484.html
点击??????免费领
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腋臭的事儿。
夏日酷暑,有腋臭的朋友,可能会增添苦恼。
关于这个病想跟大家说说它和脾之间的关系。
在我看来,很多腋臭患者的脾存在问题。
以前去参加经方应用研讨班。老师在讲到经方防己黄芪汤时,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有一个24岁姓孙的女孩子,当时是个学生。
有严重的狐臭,臊气浓重,让不敢接近。两个腋下常年出汗,汗液发黏,衣服可以被染黄。这症状一年四季都有,经前和夏季特别严重。
后来求中医治疗。
刻诊,身体肥胖,脉滑,舌淡苔白浊。平时喜欢吃肥甘厚味,平时身体倦怠、不爱动,大便溏。最近,口淡无味,食欲一般。
医家为其开了一张验方。
配伍:汉防己,生黄芪各30克,炒白术,苍术各15克,茯苓皮,泽泻各20克,车前子(包)、车前草各12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一共服用三剂。
结果三剂药下去,患者明显感觉到腋窝处汗水已经减少了,气味变淡了。
再原方加入滑石(包)20克,再投6剂。
六剂用完,气味大大减轻,十去七八。效不更方,再用八剂。
结果出现了反复,患者月经来潮,旧疾复发,味道又浓重起来。
医家再将防己和黄芪的用量提高到60克,加入川芎和丝瓜络各10克,再投。
最后诸证悉平。
患者的问题出在脾虚湿盛。
患者脉滑,舌淡,苔白浊,是典型的湿浊内蕴的舌脉。湿浊是源于脾虚。脾虚气弱,导致患者便溏、倦怠、食欲不振、口淡。
脾虚,湿浊内生,上壅于腋下,就形成了狐臭、腋汗。
狐臭在中医皮肤科里,是很边缘的一个病。有相当一部分中医皮肤科专著,根本不提这个病。提到了也是简单说一嘴,基本认为此病源于遗传,或是源于湿热郁于腠理。
至于说治疗,中医基本都主张外用药,很少提及内服药。
个人的经验看,相当一部分狐臭患者,有脾虚的倾向。往往形体偏胖,乏力多汗,食欲正常或食少腹胀,大便多不成形。有些人相对明显,有些人只是具备这方面的倾向。
湿浊之邪的产生是源于脾。对部分患者而言,狐臭以脾虚论治,是天经地义的。
患者是属于脾虚湿盛。那就健脾利水、祛湿化浊。
医案里的配伍,其实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记载的防己黄芪汤的加减。
防己黄芪汤是一首经方,基本组成是防己、黄芪、甘草、白术、生姜、大枣。最初是治疗表虚不固、水湿内蕴引起的风水、风湿,功效在于益气祛风、健脾利水。它既有祛风利水散邪的一面,也有补脾益气固本的一面。后世医家常常用它治疗风湿病。
这个方子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利水除湿,用在脾虚湿盛引起的腋臭患者身上是比较适合的。
其中,防己、泽泻、车前子、车前草、茯苓皮可以利水除湿,黄芪可以健脾益气,白术配苍术可以苦温燥湿健脾。患者的脾恢复了运化之功,杜绝了脾湿的生成源头,又把业已形成的湿浊,通过利尿的方式排出去。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了。
个人感觉,防己黄芪汤治疗脾虚湿盛、湿浊内蕴引起的腋臭、腋汗,是比较合适的。自己也曾偶有应用,证实确有一点效果。这里的防己必须是俗称的汉防己。广防己有肾毒性,已经不可以作为药材使用。
不是所有的腋臭患者,都适合这个方法。有些患者属于湿热引起的,这个时候必须得想办法化解湿热。有的完全属于遗传,辨不出来其他症候,那就没办法用健脾除湿之法。
有腋臭的人要注意饮食。有时候之所以腋臭,是吃进去的食物,在身体里变臭了!要想做一个清爽的人,饮食一定清淡。清淡的饮食,造就清淡的身体内环境,体味也就清新了。
本文理论依据:《金匮要略》、《临床仲景方剂学》、《简明中医皮肤病学》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不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