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8日,科学杂志旗下转化医学子刊(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发布一篇题为「AristolochicacidsandtheirderivativesarewidelyimplicatedinlivercancersinTaiwanandthroughoutAsia」的研究论文。
论文通过病理标本测序的方法,证明在亚洲(特别是台湾、中国大陆),肝癌的发生与马兜铃酸导致的突变密切相关。关木通、广防已、青木香、马兜铃、寻骨风、细辛、南木香、管南香、三管筒、朱砂莲、天仙藤、通城虎、藤香、淮通、背蛇生、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假大薯。这些草药都含有一种叫「马兜铃酸」的化学物质。换句话说,上述的草药,造成肝癌的风险。
肾衰、肿瘤背后的「黑手」
年,巴尔干的波斯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地区流行一种「慢性间质性」肾炎,这种肾炎会导致肾功能减退。当地很多农民患有这种疾病,但无人知晓这病由何而起。
年,中国曾报告了两例「极型肾衰竭」病例,中国学者吴寒松发现这两例病人曾服用过草药关木通煎剂,但这一报告并未在中国医学界引起重视,仅被视为个例。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匈牙利当年一批服用草药进行减肥的年轻女性,突然大量出现肾衰竭,这一情况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重视,最终确认是由于减肥药中,有一种叫「广防己」的植物导致了这一事件。
而在我国同一时间段,也出现了著名的「龙胆泻肝丸」事件,据新华医院医院,在~年间,就有超过名患者因尿毒症就诊。
最终所有矛头指向了这些草药背后的马兜铃酸。同时有研究显示,马兜铃酸不但可以导致尿毒症,还会导致肾癌、膀胱癌、尿道上皮肿瘤等一系列肿瘤。
年世界卫生组织中提出对马兜铃酸药物的药物警报。
年,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令禁止使用一切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随后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也先后禁止宣布停止进口及销售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材。
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取消关木通的药物标准;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取消了广防己和青木香药物标准。同时《中国药典》从年开始取消了记录中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对含马兜铃酸药材及其制剂不良反应的报道以及毒副作用研究和结果的分析,决定加强对含马兜铃酸药材及其制剂的监督管理,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取消广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fangchiY.C.WuexL.D.ChouetS.M.Hwang的干燥根)药用标准,凡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广防己的中成药品种应于年9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广防己替换为《中国药典》年版一部收载的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
二、取消青木香(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debilisSieb.etZucc.的干燥根)药用标准,凡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青木香的中成药品种应于年9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青木香替换为《中国药典》年版一部收载的土木香(仅限于以菊科植物土木香InulaheleniumL.的干燥根替换)。
三、替换后的中成药品种涉及原质量标准需要修订的,应将修订后的质量标准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同时抄送国家药典委员会。
四、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通知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含广防己、青木香的中药制剂必须严格按处方药管理,凭医师处方购买,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定期检查肾功能,如发现肾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并明确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五、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对本辖区内生产的含广防己、青木香的中成药品种的处方替换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于年10月31日前将检查结果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凡年9月30日以后生产的中成药中仍含有广防己、青木香的,一律按假药查处。
六、凡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中药制剂(品种名单见附件)严格按处方药管理,已作为非处方药管理的肺安片、朱砂莲胶囊、复方拳参片现按处方药管理,在零售药店购买必须凭医师处方。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批准的功能主治服用。药品零售企业未凭处方销售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中药制剂的,一律依法查处。
七、处方中含有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的中药制剂生产单位必须于年9月30日前在药品标签和说明书的项下统一增加以下内容:“(1)本品含×××药材,该药材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可引起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2)本品为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并定期检查肾功能,如发现肾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3)儿童及老年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于原药品标签和说明书中没有标注项的,应增加项及上述内容,未按规定加注上述内容的,一律依法查处。
八、鼓励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等药材代用品的研究,申请使用上述药材代用品的制剂应当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补充申请办理。
九、暂停受理含马兜铃、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等4种药材的中成药的中药品种保护申请和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注册申请,暂停受理含上述4种药材制剂的新药注册申请。抗艾滋病病毒和用于诊断、预防艾滋病的新药,治疗恶性肿瘤、罕见病等的新药以及治疗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的新药等特殊情况除外。
但目前,我国市场上仍存在大量包含马兜铃酸的草药以及中成药,而服用这些药物会带来极大的肝脏、肾脏毒性隐患。
更可怕的是,由马兜铃酸导致的肾脏肝脏损伤是不可逆、不可修复的,从服用的那一刻起,他就会对人体造成损伤。
正如这期科学杂志的封面评语那样,草药的黑暗面(TheDarkSideofanHerbalMedicine)。
科学转化医学杂志的评价
最强的遗传毒物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IARC)将马兜铃酸列为1类致癌物;马兜铃酸类物质列为2类致癌物。
到了年,更是因为其毒性强烈,将所有的马兜铃酸类物质(马兜铃酸、含有马兜铃酸的化合物及职务)升级成为1类致癌物。
为什么马兜铃酸会有如此大的危害性?这要从马兜铃酸类物质的毒理学原理开始讲起。
年,科学转化医学杂志发布两项重磅研究,从机理上对马兜铃酸的毒性进行了证明。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报告说,他们对接触过马兜铃酸的19名上尿路癌症患者以及没有接触这种毒物的另7名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
结果发现,马兜铃酸接触组每名患者平均发生个基因突变,而非马兜铃酸接触组每名患者只有91个基因突变。
研究表明,马兜铃酸能引发的基因突变数量高于烟草和紫外线,是目前已知能导致基因突发的最强遗传毒物。
另一项研究由来自新加坡、美国与中国台湾等多个医学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他们利用全基因组和外显子组测序技术证实,接触马兜铃酸可能会引起过去被认为由其他致癌因素导致的癌症。
而这项研究的后续拓展,就是前天发布的这篇文章。
来自美国、新加坡、台湾的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台湾、中国大陆、日本、新加坡及欧美的肝癌标本,对其马兜铃酸导致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
他们一共收集了1,多例肝癌标本,根据标本是否存在马兜铃酸诱导基因突变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亚洲人群的肝癌和马兜铃酸产生的突变高度相关,而其中又以台湾及中国大陆最高。
台湾的98例肝癌病理样本,78%具有马兜铃酸诱变的特征,大陆的89例肝癌标本中,有47%符合马兜铃酸基因突发特征。
而在欧美,这一数字分别是1.7%和4.8%。
而这也是目前证明马兜铃酸诱导肝癌发生的最有力的证据。
面对马兜铃酸,我们能做些什么?
中国是一个肾病、肾癌大国,也是一个肝癌大国。
年我国新增肝癌病人超过40万,占到全世界的一半以上。而我国平均肝癌发病风险,更是欧美的3~4倍之多。
以往我们多把其归咎为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广泛传播和粮食不当贮藏(黄曲霉素)。但这篇最新研究论文,让我们发现了一种可能危害更大的直接病因。
我们能做些什么?
在国家尚未出台更严格的马兜铃酸药物管理条例之前,我们每个人能做的,是避免上面列举的那些含马兜铃药物。
同时,尽量让更多人知道有关马兜铃酸遗传毒性相关知识,促进国家对马兜铃酸类药物的更严格的管理,因为我们,值得有更安全的用药环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