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小科普说说乙肝那些事

一、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乙肝属于乙类法定传染病。主要经血液(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1.由于对献血人员实施了严格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A-DNA)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乙肝病毒感染已较少发生;

2.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

3.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洞、纹眉毛、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以传播。

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大多是因分娩时接触乙肝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随着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母婴传播已明显减少。

与乙肝病毒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增高。

二、如何判断乙肝传染性?

症状判断包括尿黄、恶心、食欲不振、面色暗等,特别是家庭聚集现象突出,长期与乙肝患者接触或者长期服用伤肝药物,长期饮酒史等体检发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医院复诊。

三、日常接触会被感染吗?

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卫生间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四、怎样预防乙肝?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办法。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婴儿在出生后尽快接种乙肝疫苗(最好是在24小时内),我国的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是在0、1、6月龄各接种一剂。按时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95%的婴儿可以产生保护性抗体,保护期持续至少20年。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也是「0、1、6个月」:接种第一剂1个月后接种第二剂,接种第二剂5个月后接种第三剂。如果你没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未全程接种,或接种史不详,就可以去接种。接种前可以不进行血清学指标筛查,无论是感染过还是未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接种乙肝疫苗都是安全的。

病人至上,优质服务。

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供稿:刘青青

审核:石静

编辑:法宣科

急救-或

就诊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jfjj/76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