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六十九回讲述了猴哥为朱紫国王治病的故事,提到了马兜铃。皇后被掳,国王相思成灾,一病不起。猴哥团了三颗乌金丹治好国王,做了件好事。“乌金丹”如此神奇,其配方不外大黄、巴豆、锅底灰和马尿。本没有马兜铃的事儿,而邀功的八戒多嘴说道:“陛下,为了给您配药,我老猪可是没少跑腿,是我拿着碗去接的马……”国王追问是马什么?机智的猴哥随口答道:“马兜铃”。医院官凑趣道:“兜铃味苦寒无毒,定喘消痰大有功,通气最能除血蛊,补虚宁嗽又宽中。”国王笑道:“用得当,用得当!猪长老再饮一杯。”
(绵毛马兜铃)
插科打诨、言归正传。马兜铃这种草药确实存在。马兜铃因其成熟果实如挂于马颈下的响铃而得名,其果、根、藤均可入药。果称马兜铃,性辛、苦,平,有祛风通络,止痛功效;根称青木香,藤称天仙藤,均可药用,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
(绵毛马兜铃果实)(北马兜铃果实)
笔者目前在泰山上发现三种马兜铃,分别是马兜铃、北马兜铃和绵毛马兜铃,尤以绵毛马兜铃较为常见。绵毛马兜铃为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全株密被白黄色绵毛,茎细长,具数条纵沟。叶互生,卵形或卵圆状心形,长3-10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心形,全缘,两面密生绵毛,尤以下面密厚。花单生于叶腋,花被弯曲,上端烟斗状,内侧黄色,中央紫色。种子扁平。花期6-8月,果期9-10月,根据海拔高度略有不同。
(绵毛马兜铃,密被白黄色绵毛)
(北马兜铃,花上有明显的小尾巴)
(马兜铃)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也提到了马兜铃。唐三藏抒发情怀的诗:“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茯苓、防己、竹沥、茴香等九味中药,而马兜铃一语双关,正是三藏师徒与小白龙马一起“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的真实写照。
(三种马兜铃叶子对比)
作者简介:
崔旭东:泰山景区工作者,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推广硕士。喜好传统文化,崇尚匠人精神,强博闻,能考究,善琢磨,格物致知,见微知著,扎根泰山,自写自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