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风湿病?
冷风吹关节痛=风湿病?
生小孩后全身痛=风湿病?
洗碗后关节痛=风湿病?
……
今天《家有大中医》邀请付新利主任
聊一聊风湿病的话题!
到底什么是风湿病?
风湿病通常认为是具有遗传倾向的个体,在特定环境危险因素(接触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等)下,出现机体异常免疫,导致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不仅表现为关节疼痛,还可能内脏损害。
风湿病包括余种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各种类型脊柱关节病,系统性硬化症,特发性炎性肌病,痛风及痛风性关节炎,血管炎综合征,骨关节炎,幼年性特发性关节炎等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风湿病的症状有哪些?
发热:可为低热、中等度发热、也可为高热,往往可表现为不规则的发热,一般无寒颤,抗生素无效。
2.疼痛: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
3.皮肤粘膜症状:皮疹、光敏感、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部症状、网状青紫、皮肤溃疡等。
4.雷诺氏症:指(趾)端遇冷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发白,然后发紫、发红或伴有指(趾)端的麻木、疼痛,严重的可有皮肤溃破。
5.肌肉疼痛、肌无力。
6.晨僵:晨起时或休息后,关节出现僵硬,活动受限,影响翻身、扣衣扣、握拳等活动,需经过肢体缓慢活动后这种感觉才消失。
7.系统损害:心脏炎(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肾脏损害(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衰竭)、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容血等)、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消化系统(肝功能损害、黄疸)等。
风湿病的日常防护
住
风湿病人,特别是有关节痛的病人,要注意防寒保暖。对于有关节痛的病人,在春、秋、冬三季都可以使用正规厂家的电热毯。多数有关节痛的风湿病人主要集中在下肢关节痛,也常常会感觉脚冷,这时可以把单人电热毯打横放于腿下,起到下肢保暖的效果。如果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把电热毯放于整个身体下。在梅雨季节,即使室温不低,仍可在睡觉前先开一会儿电热毯,祛除被褥中的湿气,然后关掉电热毯再睡。在夏季,有关节痛的风湿病人要注意,空调温度不要调至过低,不得不在空调环境长时间工作、生活的,要穿长衣长裤来保护关节。
另外,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选择的床不要过软,枕头也不要过高,否则容易出现驼背。
行
特殊的红斑狼疮病人尽量不要在日光下活动,日光照射以后出现皮疹,病情加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避免固定一个姿势过久,否则会加重脊柱强直。有骨关节炎的患者避免做爬楼、爬山、下蹲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活动。
食
风湿病人在烹煮方面尽量用蒸、煲、炖的方法,比较平和的饮食不容易上火。有些风湿病要忌口,如痛风患者不要吃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等。
饮
痛风病人忌饮酒,尤其是啤酒。有些风湿病人喜欢喝药酒,但如果饮得不恰当的话,容易上火并加重病情。
练
日常方面的锻炼很重要,得了风湿病如果整天躺在床上不动的话,关节容易硬化变形。一定要适当锻炼并持之以恒。如类风湿关节炎,可采取以下自我推拿锻炼:①摇法:每天晨起后坚持自我摇动腕、掌指、指间关节以达到消肿镇痛的作用,维护和帮助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②按揉捻指法:坚持每天双手交替捻动十指关节,按揉各关节和相关穴位,以达到缓解痉挛、疼痛、消肿的作用。但是急性期要减少关节活动,避免加重关节炎症。
风湿病的食疗方
下面介绍五种最为常见治湿、祛风、清热、化瘀、消肿的药食两用之品,主副兼宜。
薏苡仁:又称苡米,是一种粮食作物,有清热祛湿、疏筋、缓解拘挛、除痹的功效。
民间用于熬粥,食后清爽可口,既能清热,又能利湿通络,利关节,适用于关节肿痛,拘挛不利,长服久服,确有与用药有相辅相成的效果。每周服2~3次,治疗坐骨神经痛、骨膜炎等。
山药:古名薯蓣,健脾胃、祛湿,可熬粥、制糕、做饼,既可清夏季热邪(热中夹湿),又能调理脾胃。
《金匮要略》一书中有“薯蓣丸”一方,又名“大山药丸”,就是以山药为主药的一张方子,既可祛风除湿,又能扶正补虚。
此方补中寓散,补而不腻,对于虚劳夹风诸症有较好效果,治疗“风气百疾,虚劳诸不足”。
百合:润肺清心、养五脏、祛风湿,用于风湿病清其余邪,扶正安神,调整气血诸不足,属于平补,可制羹、糕粥、菜肴各种膳食。
地龙:即蚯蚓,清热、通络、利湿、化瘀、消肿,可外用,可内服,化瘀消栓,促进血行,祛湿消肿。
外用可捣成泥,外敷局部,可消肿、清热利湿,内服可制成菜肴。
白芥子:就是芥菜子,可以制成芥末,菜蔬调味,善走散,长于豁痰利气、祛痰,兼消肿散结,治风湿漫肿,内服外用皆宜,为软化痰核、消肿胀之药食两用之品。
下面是几道祛风湿的粥品
1防风祛湿粥材料:防风20克,防己15克,粳米克,薏米50克。
制作:防风、防己水煎取汁,加入粳米、薏米熬粥,分次食用。
功能:用于风湿较盛、关节疼痛呈游走性、疼痛较剧的患者。
2赤小豆粥材料: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煮熟赤小豆,再加入白米熬粥,加糖,能除湿热。
功能:可用于风湿病而出现肢体沉重着、关节屈伸不利的患者。
3麻子仁粥材料:冬麻子克,粳米克,葱、椒、盐及豆豉适量。
制作:冬麻子捣碎后用水过滤取汁,加入粳米煮成稀粥,下葱、椒、盐及豆豉。患者空腹食用。
功能:适用于老年风湿病患者。
4补虚正气粥材料:炙黄芪(30~60克)、人参(3~5克)或党参(3~5克)、粳米(60~90克)。
制作:先将炙黄芪、人参或党参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沙锅煎沸。
然后改用小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再取汁,去渣。
将第一次、第二次所取的药汁合并,分两份于每日早晚同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成以后,加入白糖少许,稍煮即可。
人参也可做成参粉,调入黄芪粥中煮,然后服食。
功能:主要适用于体质虚弱、关节酸痛、脾胃功能失调者。
《家有大中医》
首播时间为每天上午9:30
重播时间:16:51
想要报名或咨询的观众可以加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说明书患者要多了解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