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茯苓汤治愈面部肌肉跳动1年案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mxxshi.com/

徐某,女,56岁。初诊日期:年5月11日。

主诉:频发面部肌肉跳动1年。

现病史:患者1年前出现面部肌肉跳动,平均每天发作7—8次,患者可自行感觉到,旁人亦可在患者无感觉时看见其面部肌肉轻微跳动,患者甚为苦恼,遂就诊于我处。

刻下症:面部肌肉跳动,平均每天发作7—8次,气短,气不够用,有时怕冷,有时怕热,无口苦口干,左手臂发凉,咽部有痰,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大便1—2次/日,略偏稀,夜尿0—1次。

查体:形体偏胖,双下肢轻度浮肿,舌淡红,苔白腻有液线,脉沉滑。

方证辨证: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说:“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笔者临床体会到防己茯苓汤的方证是:四肢或头面部肌肉轻微跳动,下肢浮肿,按之没指,无恶风、恶寒,脉沉。

本案中患者面部肌肉跳动(聂聂动者),双下肢轻度水肿,脉沉滑,符合防己茯苓汤方证,故方证辨证为防己茯苓汤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本案中患者既怕冷又怕热,属往来寒热范畴,符合小柴胡汤方证,故辨方证为小柴胡汤证。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说:“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笔者临床体会到,半夏厚朴汤的方证是:咽中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多见于妇女。

本案中患者咽部有痰,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符合半夏厚朴汤方证,故方证辨证为半夏厚朴汤证。

诊断:颤病,水气病,防己茯苓汤证,小柴胡汤证,半夏厚朴汤证。

治疗:方用防己茯苓汤合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

防己18g,茯苓36g,生黄芪18g,桂枝18g,炙甘草9g,柴胡18g,清半夏9g,党参9g,黄芩9g,生姜9g,大枣9g,厚朴12g,紫苏叶12g。

5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

二诊:患者诉服药3剂后面部肌肉跳动减轻20%,全身症状好转40%,原来全身乏力,现缓解,气短,喜长出气减轻,咽部仍有痰,痰稠呈黄白色米粒状,反复颈部僵硬2年,局部有汗,舌淡,苔薄白略腻,脉弦滑。

方证辨证: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笔者临床体会到桂枝加葛根汤的方证是:项背发紧,恶风恶寒,局部汗出,触诊局部发凉。

本案中患者颈部僵硬,局部有汗,符合桂枝加葛根汤方证,故方证辨证为桂枝加葛根汤证。

治疗:方用防己茯苓汤合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合桂枝加葛根汤。

防己18g,茯苓36g,生黄芪18g,桂枝18g,炙甘草9g,柴胡18g,清半夏9g,党参9g,黄芩9g,生姜9g,大枣9g,厚朴12g,紫苏叶12g,白芍18g,葛根60g。

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

三诊:患者诉服药后面部肌肉跳动近1周未发作,气短,气不够用好转40%—50%,咽部有痰好转50%,颈部僵硬好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zp/4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