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预防如何防止乙肝母婴传播

从事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515633.html

世界肝炎日

#01

母婴阻断

01

母婴阻断的背景

众所周知,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中国是乙肝的中高流行区,据估计我国全人群乙肝流行率约为5%-6%,孕产妇中乙肝患者约为6.3%,而我国乙肝患者中30%-50%是因母婴传播所致,如何正规的进行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是积极预防,消除乙肝的重要节点。

02

母婴传播的危害

因为母婴传播导致患者感染时间长,因此其危害性也比其他的传播途径更大。其慢性化程度高,约90%患儿将转为慢性乙肝;其预后更差,约20%感染者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03

母婴传播VS母婴阻断

母婴传播:是指感染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妊娠期间、分娩时或产后通过密切接触,将病毒从母亲传给子代(胎儿或婴儿)的传播方式。

其主要传播时段是围生期(也叫围产期),即从怀孕满28周至产后1周。

母婴阻断:是指在产前、产时和(或)产后通过对母亲和(或)婴儿采取的一系列干预措施与方法,以阻断乙肝病毒从母体传播给婴儿。

#02

孕妈篇

1

怀孕前期

怀孕前或孕早期应做乙肝五项筛查,排除乙肝感染;如果患有乙肝的孕妈妈则应该进一步检查HBVDNA即乙肝病毒复制水平;

过高的HBVDNA水平可能导致母婴阻断的失败,以下是根据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针对不同HBVDNA数值采取的相应措施;

孕妈问答

怀孕期间服用抗病毒药物会不会影响胎儿?

替诺福韦的用药安全性是很高的,妊娠期可正常服用;同时服药期间哺乳不是禁忌症。

孕妈妈还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应尽量避免羊水穿刺这一类有创性操作;

孕期应注意保持健康,避免胎盘损伤导致母血进入胎儿血循环导致胎儿感染。

分娩前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加母婴阻断的效果吗?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均证实分娩前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并不能预防乙肝的母婴传播。除了增加经济负担之外并没有任何预防效果。

02

分娩期

重要提醒,患有乙肝的孕妈妈不要讳疾忌医,一定要提前告知产科医护人员自己有乙肝。

只有这样医护人员才能及时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孕妈问答

对于乙肝妈妈,剖腹产会不会比顺产更安全?

目前临床研究并未证明剖腹产可以增加乙肝母婴阻断的成功率;如果您按照我们孕期的指导,对于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已采用抗病毒阻断治疗,分娩前HBVDNA已处于低水平复制,传播风险较小,而刚出生的婴儿又进行了主动免疫,所以没有必要必须选择剖腹产。

03

分娩后

孕前期为了免疫阻断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能否停药?

对于处于免疫耐受期的产妇可分娩后可即刻或服用1-3个月后停药,但停药后仍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及HBVDNA,若停药后肝功能持续正常,则可定期随访;若肝功能出现异常,则需评估患者是否处于乙肝病毒活动期,必要时需再次重启乙肝抗病毒治疗。

#03

宝宝篇

01

宝宝的阻断方案

乙肝免疫球蛋白

出生后12-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接种乙肝疫苗(需选择不同注射部位);

注射时间需越早越好,要求12小时内,最好在6小时内完成;

乙肝疫苗

正常宝宝:采取(0-1-6)三针方案,即出生时、满1个月、满6个月时进行疫苗接种;

对于低体重或早产儿则采取(0-1-2-7)四针方案,即出生时、满1个月、满2个月、满7个月时进行疫苗接种;

02

如何评价阻断效果?

在宝宝完成全部疫苗接种1个月后,可检查乙肝五项定量(即有数字定量的“两对半”);

免疫阻断成功:HBsAg阴性,HBsAb阳性,说明宝宝成功产生乙肝抗体;

发生母婴传播:HBsAg阳性,且HBVDNA阳性;

母婴阻断成功,但免疫接种无应答:HBsAg及HBsAb均为阴性,HBVDNA阴性;对于这种情况,疫苗重复0-1-6接种或加强一针,完成补充接种后1月,再复查乙肝五项。

对于乙肝母婴传播,早期抗病毒治疗+分娩后婴儿主动接种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是阻断母婴传播的最重要、最有效策略,希望大家能消除歧视,对乙肝积极预防,斩断其最主要传播途径,向最终消除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目标奋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cf/90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