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气血津液病证一水肿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

一、水肿

中医对水肿分类很多,方书记载也较复杂,目前大多以明代张景岳的分类论治。即阳水阴水两大类。近年来随着对水肿病不断的深入研究,临证时又增加了因瘀阻脉络而致成水肿的瘀水症。

(一)病因病机要点

1.病因

(1)风寒、风热、风湿

(2)疮毒内陷、饥饿劳倦

2.病机

水肿病机虽为复杂,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代谢失常,水液停聚于脏腑组织是其病初的主要机理。五脏功能失调,脉络瘀阻、水湿停滞、脏腑组织功能衰减是水肿后期的主要机理。

(二)诊断要点

1.头面、肢体、腰背以及全身水肿。

2.腰以上,头面部与眼皮,眼胞络水肿属阳水。或水肿病程较短,伴有发热恶寒,咽喉疼痛,咳嗽者属阳水。属阳水者,病在肺、肾。

3.头面部水肿伴面赤短气者,属瘀水。瘀水者,病在心。

4.腰以下以及腹部水肿属阴水。

5.水肿病程较长,伴有腰膝酸软,腹胀,大便稀溏,心悸、短气者属阴水、瘀水。属阴水者,病在肝脾肾。属阴水瘀水者,病在肝、心、肾。

(三)辨证要点

1.阳水

(1)全身水肿,病程短,伴发热恶寒。

(2)头面部水肿,无心悸、短气,口腔及头面部感染。

2.阴水

(1)全身水肿,无表证。

(2)腰以下或腹部水肿。

3.瘀水

(1)水肿伴心悸、气短。

(2)水肿伴口唇青紫,或舌质紫黯。

(四)常用药物经验

1.常用药物

见表1-27。

表1-27水肿常用药物表

2.用药经验

(1)发汗利水:麻黄为主,伍以生姜皮。①因风热加金银花、连翘、石膏。②风湿加羌活、独活、防风。

(2)温阳利水:①肾阳虚者以附子、茯苓为主伍以生姜皮。②脾阳虚者加白术。

(3)活血利水:以泽兰首选,伍桃仁、益母草、红花、茯苓皮、冬瓜皮、生姜皮。

(4)水肿在下肢者以防己、黄芪、茯苓皮为主,伍以川牛膝。

(5)金银花、丝瓜络相伍,利水消肿作用很好。余常伍入各类型水肿的应证方中。

(6)生黄芪有很好的利水作用。①与表药相伍可去皮肤腠理之水气。②与温里、活血药相伍可去脏腑组织之水气。并可益气活血、通利血脉。

(7)车前子不寒不热、气味平和,利尿通淋,通调水道,利水消肿必不可少。

(五)水肿常用方

1.治疗阳水当以发汗利水法,方以越婢加术汤为主。药物组成:麻黄10g,石膏30g(先下)。生姜10g,大枣2枚,白术10g。

2.治疗阴水当以温阳利水法,方以五皮五苓散为主。药物组成:生姜皮30g,陈皮12g,大腹皮30g,桑白皮10g,茯苓皮30g,白术10g,泽泻10g,猪苓20g,桂枝10g。

3.治疗瘀水当以活血通络利水法。

(1)瘀在心,以真武汤加丹参30g、桃仁10g、红花10g。真武汤药物组成:茯苓30g,白术10g,白芍10g,附子20g(先下),生姜10g。

(2)瘀在肝,以覆花茜草汤合五子五皮饮为主。

(3)瘀在肾,以山西中研院之肾炎汤为主。药物组成:金银花20g、连翘30g、紫花地丁20g、蒲公英3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20g、川芎10g、赤芍30g、生地黄10g、车前子30g(布包)。

4.慢性肾炎,下肢水肿。我多选用防己黄芪汤加五苓散。药物组成:防己15g,黄芪30g,茯苓30g,白术10g,泽泻15g,猪苓12g,桂枝10g。

(六)证治经验

1.眼部水肿

眼部水肿可分眼皮水肿和眼胞络水肿。眼皮水肿见皮肤病章节,眼胞络水肿见于急慢性肾炎、内分泌失调。

2.下肢水肿

可见下肢静脉曲张,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

3.全身水肿

可见于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性水肿、特发性水肿。

两眼胞水肿,状似卧蚕。晨起明显,小便量少。属阳水范畴。常见于急慢性肾炎、妇人内分泌失调的患者。

(1)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妇女多见。多因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其水肿特点是晨起眼胞络水肿。伴小便不利,体倦乏力,短气。方选人参五苓散。药物组成:人参10g、白术10g、泽泻10g、猪苓12g、茯苓30g、桂枝10g。头疼加白芷、蔓荆子;烦躁甚者加栀子、淡豆豉。余临床遇此,率先用之,收效颇多。

(2)肾炎水肿(肾虚阴水):

外邪入侵,导致肾之脉络瘀阻,是急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水肿是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可见眼胞络水肿,下肢水肿,全身水肿,或仅有两髁部水肿。急性肾炎眼胞络水肿多见,慢性肾炎的隐匿型两髁部水肿多见,下肢或全身水肿者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型或肾病综合征以及慢性肾炎后期的各个类型。急性肾炎的急进型也可见到全身水肿,但是病程进展较快,除有高度全身水肿外,还可很快有大量的腹水出现。一般1周即进入肾衰期。慢性肾炎水肿属肾虚、脾肾两虚。肾虚水肿分肾阴虚与肾阳虚和心肾虚弱。

肾阴虚者往往夹有湿热,为虚实夹杂证。是阴虚产生湿热。见于慢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肾阳虚水肿往往见于慢性肾炎,一般与脾阳虚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水湿停聚,日久入络则可成为痰湿瘀阻肾络,毒犯三焦之痰瘀证,即尿毒证。或阴阳格拒之关格证,即肾衰竭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cf/90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