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某,女,63岁,年10月20日就诊。
主诉:脑梗塞后双腿无力,头痛,颈项僵硬不适。
一诊:面色黄,人胖壮,双眼神差,自述怕风怕冷,疲倦无力,典型的黄芪体质。语音偏低,吐词欠流畅,无特殊气味。出汗偏多,偶尔发热,睡眠差,饮食正常。夜晚口干,但不欲饮水。二便正常。舌质白,舌苔白嫩,右脉沉滑,左脉沉滑。
辨证:太阳太阴少阴气虚证。
处方:真武汤加千金附子汤加防己茯苓汤。
茯苓40g,炒白芍20g,生姜20g,炒白术40g,附片30g,党参20g,桂枝20g,炙甘草10g,防己20g,黄芪80g,鸡血藤30g,牛膝30g,血通20g。3剂。
附片、炙甘草与生姜先煎五十分钟,然后其他药物不浸泡直接煎煮,再煎五十分钟分四次喝完。
二诊:腿无力和睡眠有好转,出汗减少但是心慌、紧张,一有响动就害怕,眠差。舌质白,舌苔白嫩,右脉沉滑,左脉沉滑。
辨证:心慌与紧张是太阴寒湿水饮上泛凌心所致,加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来治疗(去蜀漆),其他同一诊。辨证:太阳太阴少阴气虚水饮痿弱证。
处方: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汤加千金附子汤加防己茯苓汤。
桂枝30g,炙甘草20g,龙骨30g,牡蛎30g,党参20g,茯苓40g,附片40g,炒白芍20g,防己20g,黄芪g,泽泻20g,牛膝30g。3剂。
三诊:全身无力和腿无力的情况均进一步好转,爱生眼屎,眼睛模糊,心仍有慌张感,睡眠仍差,夜尿多,舌质白,舌苔白嫩,右脉沉,左脉沉弱。
辨证:太阳太阴少阴寒湿水饮证。
处方:真武汤加千金附子汤加薏苡附子散加防己茯苓汤。
党参20g,茯苓40g,附子50g,炒白芍20g,炒白术40g,生姜20g,防己20g,薏仁40g,牛膝30g,桂枝30g,黄芪g,炙甘草10g。3剂。
四诊:症状同三诊,守方继服3剂。
五诊:双腿逐渐有力气,心里慌张和紧张害怕的情况减少,睡眠已正常。头晕眼花,心悸,纳差,舌质白,舌苔白,右脉沉,左脉沉弱。
辨证:头昏眼花、心悸乃血虚所致,一直温阳补气是正确的。但是没有照顾血虚。气虚多少会导致血虚,所以加保元汤、当归补血汤来补血。
辨证:太阳少阴气虚血弱痿证。
处方:千金附子汤加保元汤加防己黄芪汤加当归补血汤。
白人参20g,茯苓40g,附片60g,炒白术50g,防己30g,黄芪g,桂枝30g,炙甘草20g,牛膝30g,当归20g,泽泻20g,建曲20g。3剂。
六诊:患者各方面感觉舒适有力,言语流畅。效不更方,予以粉剂善后,劝导恰当运动,药粉吃完后需要继续来巩固,才能从根本上治愈。
处方:白人参20g,茯苓40g,附片60g,炒白术50g,防己30g,黄芪g,桂枝30g,炙甘草20g,牛膝30g,当归20g,泽泻20g,建曲20g。打粉,每次服用6g,每天三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