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李灿东老师临证案例精选水肿案

补骨脂注射液零售价格元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5347.html

水肿案

黄某,女,73岁

初诊:年4月15日

主诉:睑肿2日。

辰下症见:

  2天前出现睑肿,足踝肿,按之凹陷,伴胃脘痛,时咳嗽,畏寒恶风,面稍红,口不干,纳可,夜寐欠安,便可,舌淡红苔薄微黄,脉弦稍沉结。查:尿常规:RBC(+)。

既往史:慢性胃窦炎,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

处方: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

(先煎)熟附子6g、茯苓10g、白术10g、白芍15g、生芪15g、防己10g、神曲10g、玉米须15g、生姜3片、甘草3g,4剂,水煎温服,日二服。

复诊:年4月19日 

药后睑肿消,夜寐改善,已无胃痛,困倦嗜睡,口不干,便可。舌淡红苔白,脉弦滑浮。

处方: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

茯苓10g、白术10g、白芍15g、(先煎)熟附子6g、生黄芪20g、防己10g、防风10g、神曲10g、玉米须15g、生姜3片,6剂,水煎温服,日二服。

体会

患者此次发病现双眼睑水肿,及踝肿,该患病在脾肾,病机为阳虚水泛。何以得之?眼睑为脾之所主,脾主运化水湿,脾气不行则津液停滞而成水饮,且脾胃生化营卫,脾胃之气弱,则营卫生化无权,气不外达,卫气不行防御之能,则恶风,卫阳不达肌表,表阳不振而见畏寒,脾胃气虚,且又脾主统血,脾气失摄,气不得升,故血不循常道,而见尿中有血。中焦不运,胃脘不荣则痛,则见胃脘作痛也,此痛当为隐痛,得温则喜,得按则舒,不可不察,此在脾也,病位又因何在肾呢?辨证尚需辨人,此案患者年已古稀,人之一生,阳气渐衰而阴气渐长,材力将尽,肾气将惫,故患者阳虚体质不可不知。且水肿责之肺脾肾及三焦,肾乃真阳,阳气蒸腾,则水化为气,上济于心,故曰肾主水也,且踝肿病在下焦,口又不干,此案当虑阴证,以阳法治之。脉沉者,病在里,《金匮》水气病以沉脉为主脉,言沉为水也。脉弦者,为年老之人的常脉,当审之。但患者面稍红,舌苔薄而微黄,似有水饮化热之势。

何以治之?经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故当温补脾肾,温阳利水兼顾化热之势为治。方用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出入。真武汤温阳利水之功,教材解释详尽,兹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方中白芍在此案中作用颇多,一可利小便,《神农本草经》载此药有利小便之功,于此案中消水肿。二可缓急治胃痛,芍药有通太阴之脾络之功,观仲景腹痛重用芍药,如小建中汤、当归芍药散便可知。三可制附子之温,附子温肾中龙雷之火,龙火升腾,恐动肝胆之相火,用芍药可收敛相火,附子配白芍,亦为后世温潜法之来源。合上防己黄芪汤加强益气行水之功,为风水表虚之方,见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等症,方中黄芪助茯苓、白术奏健脾行水之功,防己善行下肢,味辛苦而寒,辛能行散,苦能降泄,泄膀胱之湿热,解化热之势。本方去大枣之黏腻,恐助脾湿,配合神曲,防止药石伤脾胃正气,加入玉米须,既能配合苓术去脾虚之水肿,亦可配合防己去膀胱湿热,可谓一举两得。

药证相合,而能奏功,4副药后,正气进而邪气退,阳得运而阴始消,阴阳调和则水肿消而夜寐安。患者现疲倦虚寒之象,正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效不更方,守方续进。加入防风,成玉屏风散之格局,卫外而固、扶正固本也。

总结:

真武汤为阳虚水泛之方,但阳虚不单在肾,而在脾肾也。观仲景原意,用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切三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破八片。方中重用茯苓,故重在利水可知,附子用炮不用生,用一枚不用二枚(可参考附子汤,用生附子两枚),便可知附子在助阳而不在温阳。因此也可以推导出附子汤与真武汤虽药物相仿,但附子汤重在温阳以止痛,真武汤重在助阳而行水,临证选方,不可不察。(叶学谦整理,以上处方仅供学习参考)

李灿东,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主编,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李老师执著中医,以“状态”立论,独创“五辨”,临证倡导组方精巧,药少量轻,每获奇效。门下学子侍诊之余,撷其精华,作临证心得,以飨读者。

专家坐诊时间:

周二下午14:00-17:0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jfjj/7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