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经验药对,值得学习收藏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人们认识到某些药物合用后会使药物作用增强,而使副作用减轻,或产生新的作用,或对原来单味药不能发挥药效的病证也有治疗作用等,从而形成相对固定的药物搭配--药对,组方二味成对,或三、四味成组,药精不杂,丝丝入扣。历代医家都很重视药对的运用,张仲景有名有药的张经方中,约有40方仅有两味药组成,可谓是现存最早的药对,药物配伍乃中医之精华,用药如用兵,精于方者,必精于药之配伍,由博返约,执简驭繁。药对以其独有的灵活性和固定性,让医生在临证时游刃有余,达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之效。

1、: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炙甘草4.5g、白术9g,水煎;茯苓粉5g、生晒参粉2g(汤液冲服)。

:1.本方长于补中气、健脾胃、很多补益方都从此方加减化裁而成,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胃功能减退,消化力弱,各种慢性病出现的脾气虚弱均可加减应用。

2.脾胃虚弱兼有气滞,胸腹胀闷不舒,可加陈皮理气化滞,称为导功散,如小儿食少便溏,消化不良的脾气虚适用。

2、:天麻钩藤饮

:钩藤12g(水煎)、茯苓粉5g,天麻粉3g(汤液冲服)。

:1.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有效方剂。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证治要点。

2.常用于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

6、:天麻丸

:半夏天麻。

:用于风痰上扰,症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眼目昏花或头目眩晕,起坐不能者。

3、:人参蛤蚧散

:人参粉2g,平贝母粉2g,蛤蚧粉3g(冲服)。

:久咳气喘,痰稠色黄,或咳吐脓血,胸中烦热,身体日渐消瘦,或面目浮肿,脉浮虚,或日久成为肺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证属虚喘而兼痰热者。

4、:生脉饮

:《医学启源》

:麦门冬9g,五味子6g,水煎;人参粉2g(汤液冲服)。

: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

5、抵当汤

:《伤寒论》。

大黄粉3g,水蛭粉3g。

生大黄活血祛瘀,水蛭活血通络,二者合用,用治糖尿病络脉病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对氮质血症有明显治疗作用,并可延缓肾衰竭病程。

6、:防己黄芪汤

:防己12g、甘草6g、白术9g,黄芪粉5g(后下),水煎。

:1.本方治疗风水、风湿属于表虚证的常用方剂。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为证治要点。

2.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脏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表虚湿盛者。。

6、:贝母瓜蒌散

:《医学心悟》

:瓜蒌3g水煎;茯苓粉5g,川贝母粉1g(汤液冲服)

:用于肺结核、肺炎等属燥痰证者。

:对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咳嗽,则非所宜。

11、:丹参饮:《时方歌括》卷下:丹参粉5g(后下),檀香、砂仁各2.5g。用水毫升,煎至毫升服主要有抑菌,抗炎,镇静、镇痛,抗凝,扩冠等作用。1.本方是化瘀行气止痛之良方。以心胃诸痛,兼胸闷脘痞为证治要点。2.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以及心绞痛等,由于气滞血瘀所致者。

因方中丹参有活血作用,且用量较大,故出血性疼痛慎用本方。孕妇忌用。

13、益心健脑汤

天麻粉5g、丹参粉5g、山楂粉5g,(温水冲服)。

补气活血,益心健脑。主治气虚血瘀之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以及心律失常、高学脂等心血管疾病。

15、溃疡止血方

白芨2g,三七粉3g,温水冲服。

: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活血化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便血与出尤以溃疡出血疗效最佳

16、:山楂饮

:制何首乌粉5g,山楂粉5g,丹参粉5g(温水冲服)。

:主肝肾阴虚,气滞血瘀。用于于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的辅助治疗。

17、:扶正祛邪散

:三七粉3g、灵芝粉3g。

:二者配伍共奏补气和血、活血消肿、散结止痛之功,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癌、食道癌、胃癌、肝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属气虚血瘀或正虚邪实者。现代抗癌制剂“参灵片”就是以本“药对”为主要成分加工制成的。

18:金铃子散

:金铃子粉+延胡索粉。

:二者配伍,一寒一温,寒温并用;一泄气分之郁,一行血分之滞,气血并行,为行气活血止痛的常用药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引起的肢体及内脏疼痛。

19、:大黄甘草汤

:大黄粉3g、甘草粉3g。

《金匮要略》

:用于治疗“食已即吐者”,实为内有热结、胃肠通降不行所致的实热呕吐;又见于《圣济总录》主治湿热瘴毒所致的水黄,症见面目俱青,狂言妄语,语声不出者。还具有清热和胃止呕作用。

20、施今墨前辈治心病药对1

:丹参粉5g、三七粉2g,温水冲服。

血瘀气机不调之冠心病急慢心绞痛发作,伴心绪不宁之焦虑失眠的患者。

:服药期间宜进清淡易消化之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大便通畅。

21、:施今墨前辈治心病药对2

仙鹤草10g(先煎);阿胶粉2g(汤液冲服)。

阿胶味甘气平,善补肝血,滋肾水,润肺燥,养心神。仙鹤草苦涩味平,强心升压,调整心率。伍用善治心阴不足的各种心脏病变,如再加人参、五味和流通气血的木香、香附,其效果更佳。

22、:施今墨前辈治心病药对3

:红景天粉3g、丹参5g、黄芪粉5g。

:可提高心脏的泵功效率,有助于冠心病的改善、心绞痛。

23、:施今墨前辈治降糖药对4

山药15g(先煎);黄芪粉5g(汤液冲服)。黄芪、山药伍用,系“施老”据多年临床经验之所得,用之降低尿糖屡显神效。

消渴病。临床表现为尿糖严重者,用之即可消除

24、:施今墨前辈治降糖药对5

三七粉、延胡索各3g,丹参5g。以开水冲服。

10日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1~2疗程。以自觉症状消失,局部无压痛、无包块,半年内无复发视为治愈。共治疗30例患者,1个疗程治愈9例,2个疗程治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

26、:朱良春教授经验药对1

三七粉3g,鸡内金粉5g,(温水冲服)。

化瘀消积。三七化瘀和血,善通肝络;鸡内金消积化食,《医学衷中参西录》尚曰:“治痃癖癥瘕,通经闭”。二药合用,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改善症状,增进食欲,并改善肝功能。

22、:朱良春教授经验药对2

:大黄粉6g,人参粉2g。(温水冲服)

①正气衰败,邪毒壅滞之尿毒症。

②急性心肌梗塞,证见大便秘结,非通下而不能缓解症状者。

③各种血液病,正气衰败而又有火气升腾之吐血、衄血者(此时用生晒参)。

二药配伍,用于邪实而正虚之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

23、:朱良春教授经验药对3

大黄6g粉,阿胶2g粉。(温水冲服)

大黄泻下通腑,阿胶养血止血,用于治疗血虚夹瘀热的各种血证效果较好,如血淋、血尿、吐血、崩漏、月经过多,以及肝病血证等。

24、:朱良春教授经验药对4

花蕊石20g(先煎);大黄6g粉,三七粉3g(汤液冲服)。

:通腑泄热,化瘀止血,治疗急性脑卒中。不论其出血性或缺血性,均以大便秘结为应用指征,直至大便稀软时停用。三药联用,通腑泄下、化瘀止血,可起到降压、止血、改善颅内压和退热的作用。

25、:张锡纯对药1

蛤蚧粉3g、紫河车粉3g,(温水冲服)。

补益肺肾,适用于久哮、久喘劳嗽之病证。哮喘久嗽之病证,以正虚标实为多,故使用时应加些祛邪药。

26、:张锡纯对药2

灵芝粉3g、炮山甲粉1g,(温水冲服)。

临床常在辩证的基础上用于治疗肝脾肿大、肝癌、胰腺癌、胃癌、白血病等,并对恶性肿瘤的恶液质有一定改善作用。

27、:张锡纯对药3

:炮山甲粉1g、大黄粉3g,(温水冲服)。

临床常用于治疗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烧烫伤、瘀血诸证、湿热痢疾、黄疸、淋证等。

28、:张锡纯对药4

生白术15g(先煎),鸡内金5g(汤液冲服)。:补脾健胃,消食化积。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者。若病变较重,尚需配伍炮山甲软坚消结、化散郁积。

29、:张锡纯对药5

大黄粉3g、天麻粉3g,(温水冲服)。

现代药理研究天麻降压迅速,能改善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阻力。大黄泻火降压,二者结合,疗效倍增。

30、:朱氏妇科药对1

鹿茸粉1g、紫河车粉3g,(温水冲服)。

:两药乃血肉之精,填精血,补督脉,养冲任,强筋骨,适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亏虚之经闭、不孕、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崩漏复旧阶段。阴虚有火者禁用

31、:朱氏妇科药对2

延胡索粉3g;三七粉3g,(温水冲服)。

:化瘀止血作用,又有行瘀定痛之效。常用于治疗膜样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肌腺瘤所致的重证痛经伴经量过多者。

32、:朱氏妇科药对3

附子5~10g(先煎);肉桂1.5~3g(汤液冲服)

:性味辛热,一守一走,两药配伍补命门而暖胞宫,散寒凝而止痛经。朱师用于女子宫寒不孕、痛经等,多配紫石英、艾叶、干姜等。

33、朱氏妇科药对4

三七粉3g血竭粉1g;(温水冲服)。

:二药合用为治疗瘀血痛经的要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伴实质性结节、月经量多者,屡获出奇之佳效.

34、:朱氏妇科药对5

当归9g先煎;肉苁蓉粉3g(汤液冲服)

二药伍用,相互促进,养血润燥,滑肠通便的力量增强。主治温热病后期,津液亏损所致的肠燥便秘,以及年老体弱,产后津液不足所致的血虚肠燥、大便秘结等病症。

免责声明

以上“药对”仅供专业

临床医生参考。

如有争议,美威药业

概不负责!?

长按







































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白殿病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jfjj/13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