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8日是第九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大家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主动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感染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有40%至50%的乙肝患者,是由母婴传播感染的。但实际上,只要方法得当,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是能够有效阻断的。那么,患乙肝的准妈妈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把乙肝传给孩子?
本期《名医讲堂》专家,广西中医院肝病科一区副主任胡振斌主任医师,将为大家做出解答。
名医简介:胡振斌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肝病一区副主任,广西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治疗病毒性肝炎所致的各种肝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衰竭、肝炎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等。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脂肪肝门诊,周三全天、周五下午肝病门诊1诊室。
精品科室:肝病科广西中医院肝病科现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肝衰竭挂靠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培育学科和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慢性重型肝炎解毒化瘀”重点研究室挂靠学科、广西政府第一批及第五批中西医结合肝病特聘专家岗位挂靠学科、广西中医肝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中医肝病研究所、广西中医肝病治疗中心、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挂靠学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广西重点中医专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广西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挂靠本学科。目前本学科拥有一支由教授、博士组成的高素质人才梯队,其中正高7人、副高11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6人、硕士18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占95%,广西名中医1人。目前本学科下辖3个病区,开放住院病床张,设置专科门诊4个,拥有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个、肝病分子生物实验室1个,从而形成了门诊、病房、实验室一条龙,预防、医疗、科研、教学一体化功能齐全的学科体系;拥有人工肝血浆置换及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介入DSA系统、Fibroscan肝纤维化扫描仪、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机等先进医疗诊疗设备;开展中药结肠透析、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针灸、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肝衰竭、肝癌、肝硬化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疑难重症领域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级科研课题达余项,累计研究经费近万余元;共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SCI收录12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获国家专利授权3项。
特色与优势1.解毒化瘀法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能显著降低发病率,减少病死率。
本专科基于重型肝炎/肝衰竭“毒邪-毒浊致病”新学说,构建了以解毒化瘀颗粒为技术核心,涵盖重症化倾向期、肝衰竭期、恢复期全程的诊疗新方案,将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进展到肝衰竭的发病率由21.43%降低至7.14%,将肝衰竭(48周)病死率由50.9%降低至35.5%,人均降低医疗费用1/3,相关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解毒化瘀颗粒
2.潜阳益肝法联合血管介入、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显著延长生存期、减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
本专科以学术带头人唐农教授的“人体阴阳本体结构理论”为指导,创新性揭示原发性肝癌的形成本质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的纳气功能下降或肝的疏泄功能过旺,致使深居于下焦命门穴的元阳脱离本位,并在位于中焦的肝脏中停聚,元阳具有强大的生长与生殖功能,在其长期的诱导下肝细胞发生幼稚化及异常增生,最终形成肿瘤。通过血管介入、射频消融等现代手段消灭或控制肝癌瘤体(标),联用潜阳益肝法将脱离本位的元阳纳回命门(本),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中西医结合及标本兼治,年治疗各类肝癌患者0余例次,显著延长生存期、减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
龙益肝丸
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显著改善肝肾功能,加速腹水消退,减少复发率。
本专科采用内服鼓胀方、外敷芪遂逐水膏的综合方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专利号:ZL.6),有效率达90%以上,能显著减低腹水的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4.滋阴降胆法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重叠综合征,能恢复患者免疫平衡及肝功能,并改善口干、目涩、焦虑、乏力等症状。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性肝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熊去氧胆酸等治疗,疗效不满意,且副作用较多。本专科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核心病因病机是阴津亏耗,肝火上炎,胆火不降所致,研发了特色方药滋阴平肝降胆颗粒,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7,临床上不仅能显著恢复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平衡,且能有效改善口干、目涩、焦虑、乏力等症状。
5.益肝补肾法能显著改善肝病患者顽固性失眠、焦虑抑郁、肝区疼痛、乏力纳差等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肝主藏魂,肝主情志,肝主气机,因此大部分肝病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均会不同程度受到失眠易醒、焦虑抑郁、肝区疼痛、乏力纳差等症状的困扰。本专科采用益肝补肾法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上述患者的睡眠质量、社交能力及躯体舒适度。
6.壮医解毒补虚法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显著加快HBVDNA的应答率,提高HBeAg的转换率,降低停药后的复发率。
本专科针对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eAg血清学转率(即“大三阳”转“小三阳”)低、疗程长、停药易复发等不足,充分挖掘广西壮族民间用药经验,并在壮医“解毒补虚”理论的指导下,成功研发了特色壮药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多中心临床证实其不仅能提高HBVDNA、HBeAg的阴转率,且能恢复人体HBV特异性CD8+T细胞(CTL)活性,实现了部分慢乙肝患者停药后能获得长期的HBVDNA阴性。
白花香莲解毒丸
先进设备1.肝纤维化、脂肪肝无创诊断技术。
本专科在广西率先引进了法国ECHOSENS肝纤维化扫描仪(Fibroscan),实现了对各类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脂肪样变程度的快速、定量、无创性诊断,为早判断、早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年均检测各类肝病患者人次。
肝纤维化扫描仪
2.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
本专科拥有最先进的日本PLascntoiq21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为肝衰竭、淤胆型肝炎等各类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生命支持与治疗手段,每年有超过人次的重症肝病患者接受治疗,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人工肝仪器
3.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为缓解腹腔压力增加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腹腔穿刺放腹水术,但大量放腹水后又会引起白蛋白大量丢失,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进而导致腹水增加,形成恶性循环。本专科配备了伟力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能在快速、大量滤出腹腔内多余腹水及内毒素的同时,将对人体有用的白蛋白、巨噬细胞、补体等物质进行浓缩回输,避免了常规治疗方法的诸多不足,尤其对顽固性腹水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小。
4.门脉高压综合征介入治疗技术。
本专科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门体分流术(TIPS)近10年,该技术通过在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建立起人工分流通道,降低门脉压力,能有效减少或消除由于门脉高压所致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顽固性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同时本专科常规开展了脾功能亢进的微创介入治疗,有效解决了脾功能亢进所致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症,比常规的外科手术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安全性高等优势。
5.肝癌血管介入、射频消融术。
本专科已开展针对肝癌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射频消融术近10年,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年治疗余例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将导管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入到肿瘤供血靶动脉后,以适当的速度注入适量的栓塞剂,使靶动脉闭塞,引起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总有效率约达到85%以上。射频消融术是通过一根电极针穿刺到肿瘤部位,利用高频交配电流(射频-KHZ)作用于肿瘤组织,使肿瘤组织的离子产生高频振荡,使肿瘤组织产生不可逆的凝固坏死,而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可以减小,尤适用于小肝癌患者。
6.对疑难罕见遗传代谢性肝病及肿瘤诊治。
本专科借助第三方平台的临床病理平台、高分辨流式(FCM)检测平台、高灵敏PCR(Real-timePCR)平台、细胞遗传平台(染色体核型分析、FISH等)、核酸杂交平台、基因芯片平台等对肿瘤、遗传、代谢、感染性疾病等进行检测,协助对疑难罕见肝病的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完成优化治疗方案,解决患者长期反复就医的困惑。借助基因检测,实现了肝癌的精准靶向治疗,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期、解决患者痛苦及改善生存质量。
科研水平本专科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突破了肝衰竭疗程中多个环节的重大技术瓶颈,创新了多个中医新理论、新学说,研发了一批肝病院内制剂及诊疗技术,集成了多项中医肝病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现为代表国家最高中医学术水平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肝衰竭挂靠学科,并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省部级学科平台及实验室平台。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50余项、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80多项,研究经费近万元。荣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SCI收录12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获国家专利授权3项。
科室联系
-5823
-
----------------------------------------
文章来源:医院宣传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