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黄与桂枝
相同点:二药都能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证,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麻黄发汗力强,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治风寒犯肺之咳喘以及风水水肿等。
桂枝发汗力弱,宜于风寒表虚有汗证。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治寒凝血脉证、胸阳痹阻证,蓄水证等。
2、荆芥与防风相同点:皆温而不燥,长于祛风解表,既可用于风寒表证,也可用于风热表证。
不同点:荆芥发汗之力较强,并有透疹消疮、止血功效,用于疮疡兼有表证和吐衄下血。
防风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并能胜湿、止痛和止痉,可用于风湿痹证及破伤风等证。
3、紫苏和生姜相同点:均有解表散寒、止呕之功,解鱼蟹毒,可用于风寒感冒、呕吐、鱼蟹中毒。
不同点:紫苏长于行气宽中,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生姜能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用治中焦虚寒引起的冷痛、呕吐、肺寒咳嗽,另可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
4、薄荷、牛蒡子与蝉蜕相同点:三药均可疏散风热,透疹,利咽。用于风热感冒及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咽喉肿痛等。
不同点:薄荷长于宣散表邪,且还可清利头目,利咽喉,疏肝行气,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肝郁胁痛等;
牛蒡子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对咽喉红肿疼痛,咳嗽咯痰不利者尤为适宜;
蝉蜕长于疏散肺经风热,宣肺利咽,开音疗哑,还可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治疗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及小儿夜啼不安。
5、桑叶与菊花相同点: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潜阳,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期,肝热目赤、视物昏花,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目眩等。
同中之异:疏散风热,桑叶优于菊花;清肝明目、平肝潜阳,菊花优于桑叶。
不同点:桑叶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咳嗽、血热证、自汗盗汗等;菊花又能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毒。
6、柴胡、葛根与升麻相同点:三药均能发表解热、升举阳气,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以及阳气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等。
同中之异:①发表解热柴胡为优,葛根次之,升麻又次之;②升阳举陷升麻最优,葛根次之,柴胡再次之;③葛根与升麻还同能透疹,用于麻疹不透,其中升麻优于葛根。
不同点:柴胡又擅和解少阳、疏肝解郁,治疗少阳病、疟疾、肝气郁结证等。
葛根又能生津,治疗消渴病,且善解肌以治疗项背强痛。
升麻又能清解阳明热毒,治疗阳毒发斑、胃火牙痛等。
7、石膏与知母相同点均能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用于外感热病之高热烦渴,内伤病的胃热消渴、肺热咳喘等。
同中之异:石膏大寒,清热泻火优于知母,知母质润,生津止渴优于石膏。
不同点:石膏煅用能收湿、生肌、敛疮、止血,外治用于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等;
知母能润肠通便、滋肾阴清相火,治疗肠燥便秘、肾阴虚证。
8、芦根与天花粉相同点:均为清热泻火药,均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作用,用于热病烦渴,消渴,肺热咳嗽等证。
不同点:芦根还能止呕、利尿,用于胃热呕逆,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天花粉还能消肿排脓,用于痈肿疮疡。
9、黄芩、黄连、黄柏相同点: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引起的黄疸、泻痢、淋证、湿疹湿疮,三焦热盛引起的高热、烦躁、痈肿疮毒等。
同中之异:黄芩善清上焦热,黄连善清心经热和中焦热,黄柏善清下焦热。
不同点:黄连与黄芩又同能凉血,治疗血热妄行证,其中黄芩尚可安胎,治疗热扰胎元之胎动不安;黄柏又能泻火除蒸,治疗肾阴虚、相火妄动之遗精、骨蒸发热、盗汗等。
10、金银花与连翘相同点:均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热毒疮痈、风热感冒、温病初期等。
同中之异:金银花凉散风热优于连翘,连翘解毒消痈优于金银花,素有“疮家圣药”之称。
不同点:金银花又入血分,能凉血止痢,治疗热毒血痢;
连翘又入心经,能清心开窍,治疗温病热陷心包之高热神昏,尚可散结、利尿,治疗瘰疬、痰核以及热淋尿少等。
11、大青叶、板蓝根、青黛相同点:三药同出一源,均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用于温病热入营血之高热神昏、发斑发疹,以及火毒诸证如痈肿疮毒、丹毒等。
不同点:①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多治斑疹吐衄;②板蓝根长于利咽,善治大头瘟、痄腮,咽喉肿痛;③青黛兼能清泄肝火,治疗肝热生风、小儿惊痫以及肝火犯肺之咳痰咯血。
12、丹皮与赤芍相同点: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病热入营血之吐血衄血、发斑发疹,血行瘀阻之痛经、闭经、胸痹绞痛、肢体麻木、关节痹痛、跌打损伤。
同中之异:清热凉血,牡丹皮优于赤芍;活血化瘀,赤芍优于牡丹皮。
不同点:牡丹皮清热凉血而不留瘀,且能透发阴分伏热,治疗阴虚无汗之骨蒸发热;赤芍又常于泻肝火。
13、丹皮与地骨皮相同点:均能清热凉血,退虚热,均可治血热吐衄、阴虚发热证。前人虽有“丹皮治无汗骨蒸,地骨皮治有汗骨蒸”之说,但对阴虚发热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并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丹皮长于清热凉血,常用治热人营血证,又能活血化瘀,用于多种瘀血证以及肠痈、痈疡肿毒等证;
地骨皮则长于清退虚热,多用于虚热证,并能清泻肺热,可用于肺热咳嗽,以及内热消渴证。
14、大黄与芒硝相同点:均能泻热通便,外用清热消肿,治疗肠燥便秘,疮疡肿毒。
不同点:大黄泻下力强,为治热结便秘主药;善于泻火,并能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利湿热,用于治疗湿病热毒、血热出血、瘀血、黄疸、淋证等。
芒硝长于软坚泻下,善除燥尿坚结,外用治咽喉肿痛、疮疡目赤等。
15、独活与羌活相同点:均能祛风湿,止痹痛,祛风解表,用于风寒湿痹痛,风寒表证挟湿者。
不同点:独活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为宜;
羌活发表力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作用部位偏上,故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佳。
16、独活与威灵仙相同点:均能祛风湿,止痛,祛风解表,用于风寒湿痹。
不同点:独活还具有解表功效,治疗风寒湿表证;还治少阴头痛;
威灵仙可消骨鲠,治疗骨鲠咽喉。
17、秦艽与防己相同点:均具有祛风湿,止痹痛作用,治风湿痹证寒热均可。
不同点:秦艽还可通经络,退虚热,清湿热,用治中风不遂;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湿热黄疸。
防已还可利水消肿,用治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18、五加皮与桑寄生相同点:均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作用,用于风湿痹证,筋骨痿软。
不同点:五加皮有温补之效,用于小儿行迟,体虚乏力;又可利水,用于水肿,脚气。
桑寄生还能固冲任、安胎,用于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19、苍术与厚朴相同点:均可燥湿,用于湿阻中焦证。
不同点:苍术为健脾燥湿要药,并可祛风湿,散表邪和明目,可治风湿痹证、表证夹湿及夜盲症。
厚朴为消除湿滞痞满要药。可治痰饮咳喘;腹胀,便秘,食积等,既能除无形之满,如气滞胸满、腹满;又能除有形之满,如食积、便秘等。
20、砂仁、白豆蔻相同点:均善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虚气滞证。
不同点:砂仁兼止泻、安胎,又善治湿滞或虚寒泄泻,妊娠气滞恶阻、胎动不安等症。
白豆蔻则多用于湿温初起。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亲,上品姜粉、姜膏、艾条、温灸服、道地药材?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