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几十年的宿愿终于实现了rdqu

蒹葭的话:

鸿鹄志,真信仰。

刊于年6月22日《健康报》“我为什么要入党”专栏

谨以此文纪念马克思诞辰周年。

"几十年的宿愿终于实现了"

——记苏德隆教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琛

今年(编者注:年)三月,七十四岁的流行病学专家、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苏德隆教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最近的一次访问中,苏德隆激动而高兴地说:“几十年的宿愿终于实现了。我要把一切交给党安排,在有生之年,为四化再做贡献。”

当这位老人谈到为什么立志参加共产党时,回顾了他走过的道路。我们从他那有苦涩也有幸福的回忆中,看到他的宿愿得偿,确实来之不易。

旧社会纵有爱国热情也难实现自己心愿

苏德隆出身于一个城市平民家庭。他基本上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完成了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业。当时,帝国主义的欺凌,反动政府的腐败,人民生活的贫困,激发了他朴素的爱国思想。他在学校参加了抵制日货,抗议国民党政府的罢课、示威游行等活动。一九三五年,他在上海医学院毕业留校后,凭着想改变农村卫生面貌的热情,跑到上海郊区,为农民防治疾病。但在那时根本得不到支持。抗日战争爆发后,天花、霍乱、伤寒等传染流行起来。为控制瘟疫的蔓延,他应邀到重庆卫生署工作。但反动政府不管人民的疾苦,防疫工作只是一纸空文。他在重庆处处碰壁后,就带着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来到血吸虫病流行的广西省宾阳县。但那里也是兵痞土匪如麻,农民生活朝不保夕。目睹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瘟疫流行的惨景,他不禁对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个人的出路产生了怀疑。

编者按:

苏德隆年加入全国三大科学社团之一——“中华自然科学社”,是其最早的会员并长期担任上海组织的负责人,参与了《科学世界》的创刊并发表了数十万字的科普文章。

年10月,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山海工学团”之初,苏德隆就到宝山县大场镇农村义务为民众服务。不仅如此,他还到国民党元老钮永建所创办的马桥乡俞塘民众教育馆、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创办的赵家塘乡村实验学校义务服务。在“山海工学团”他认识了张劲夫、査淑怡、吴立奇等共产党人。

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上医),获医学博士学位并荣获金质奖章及CUMLAUDE拉丁文荣誉证书。毕业后留校并从临床医生转入上医颛桥公共卫生教学基地,担任沪郊农村协进会卫生主任。

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苏德隆投身抗日,担任上海联合防疫委员会巡回清洁队主任。同年受时任卫生署署长颜福庆的电召,到内地任卫生署医疗防疫总队医务主任及第一大队大队长,负责前方及沿交通干线的难民防疫工作。辗转武汉、衡阳、长沙、重庆、贵阳、桂林等地对难民及城市居民进行天花、霍乱、伤寒、痢疾等急性传染病及虱患的防治和调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扑灭了长沙、衡阳和桂林一带流行的霍乱。

不久,苏德隆被国民党卫生署派到中央训练团接受轮训。进训练团,第一件事就是要填表加入国民党。训练团有人诱劝他加入国民党可以升官发财。他说:“国民党名声不大好,我不入。”又有人警告他:“你不要开先例。入党对你有好处,不入对你很不利。”他不畏威胁和利诱,回答道:“莫不是要开除我的职务?请便吧!”就这样,他被视为异己分子,提心吊胆地生活在虎口里。不久,就冒着风险绕道往桂林去了。

编者按:

年冬,苏德隆被卫生署首批派送至重庆参加国民党中央训练团轮训。因拒绝强制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中央党部3次派员和他谈话,仍坚拒参加国民党。

一九四四年,他到美国进修。在那里,得到了公共卫生硕士学位。以后又考取了英国庚款留学。一九四七年他在牛津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身在国外的苏德隆没有忘记灾难深重的祖国。一九四八年冬天,他回到上海医学院任教。回顾这些经历,他深有感触地说:“早年我抱过‘科学救国’的幻想。奔波多载,但一切努力,全部付诸流水。这只能说明,在国民党统治下,纵有爱国热情,也难实现自己的心愿。”

编者按:

苏德隆年由卫生署首批保送至印度孟买哈夫金Haffkine细菌研究院学习鼠疫的防治。

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深造,次年获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

因赴美前同时考取中英庚款奖学金,苏德隆年由美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院,师从医学泰斗、诺贝尔奖得主、青霉素发明人之一H.W.Florey院士研究抗生素。

年苏德隆在世界上首先发现并提炼成一种强力抗菌素,即微球菌素(micrococcin)。同年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时入选为英国皇家统计学会、微生物学会会员。

年,中华医学会派苏德隆代表出席了9月17~20日世界医学会WMA(WorldMedicalAssociation)在巴黎举行的成立会议。

年6月30日中华医学会应邀派苏德隆出席了英国医学会第届年会。

年夏,苏德隆列席了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日内瓦会议,此次大会宣布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成立。

年回国后,苏德隆重组了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科。他代表上医教授参加陈望道领导的“上海各大专院校教授联谊会”。

年解放前,苏德隆推荐并协助沈其益动员张毅、魏曦、方侃潜等教授赴东北解放区大连工作。

从新旧社会对比中认识了党

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了。苏德隆怀着好奇和疑虑的心情,在枪炮声尚未完全平息时就大胆地走上街头,去看望解放军。他看到战士们身着破旧的军装,但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睡在街头,吃着干粮。他眼前浮现出国民党军队凶狠残暴、欺虐百姓的情景。这鲜明的对比,促使他开始改变对共产党的看法。他想,国民党大肆喧嚣过“共产主义赤色恐怖”,难道一个主义不好的党能有这样好的军队吗?他对我说:“这次的印象是我认识共产党的入门,是给我上的第一次生动的党课。”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苏德隆获悉,解放军驻沪部队中有血吸虫病患者。出于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他恳切地向接管学校的军管会同志建议采取紧急措施。这个建议得到党的重视。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他忽然接到请柬,出席上海医务界宴会。会上,当他听到宣布他任“沪郊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副秘书长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简直无法言喻。他积极地参加了动员和组织上海、沪宁、沪杭一带广大医务人员投入抢治的活动。不到一年,患病的战士全部治愈。他回忆起解放前在广西亲眼看到的从前线溃败下来的国民党伤兵,倒卧在公路旁,无医无药,呻吟等死的惨景,“对比之下,使我对伟大的共产党油然起敬。”

编者按:

年秋,华东野战军为准备解放浙闽沿海岛屿在江湖练军,3万多指战员突发非战斗性减员,苏德隆发现系因急性血吸虫病,连夜写信给三野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年12月24日宋时轮召开上海医务界领导人士会议,宣布成立“沪郊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并委任苏德隆为副秘书长。苏德隆在受任后,组织动员上海沪宁、沪杭沿线广大医务人员突击治愈被感染的官兵,很快全部治愈,不久开赴抗美援朝前线。部队授予苏德隆“名誉教育主任”称号并颁证书。

年6月苏德隆闻及上海市郊开展捕螟运动,许多人赤脚进入稻田,恐接触疫水而患血吸虫病,深感不安,遂致函华东卫生部长宫乃泉。

从这以后,他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民间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江、浙、皖、赣等血吸虫病流行区都留下他的足迹。他曾三次到过余江县邓家埠。在黑暗的旧社会,他在那里看到的是千村薜荔、万户萧疏的凄惨景象。解放后,又在那里看到了千军万马和血吸虫病斗争的动人场面。第三次到邓家埠时,听到了消灭血吸虫病后农民们的欢歌笑语。同一块天地,同一种瘟疫,解放前后,情景却是迥异。苏德隆说:“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我,使我懂得了,只有共产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知识分子也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

编者按:

年苏德隆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公共卫生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并担任流行病学及卫生统计学组负责人;同年8月他受聘为全国卫生科学研究委员会工业卫生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

年苏德隆受任华东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年苏德隆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公共卫生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学术组组长,同年他提出了人尿杀灭血吸虫卵的方法,表明粪尿混合产生的氨具有杀灭虫卵的作用,此项研究促进了江南水网的人粪无害化的实施。

年苏德隆阐明了中国钉螺分布规律,并提出地域性防治血吸虫病的理论,对我国控制血吸虫病起了重要作用。

年他通过筛选许多化学药剂,发现砷酸钙与亚砷酸钙有良好的灭螺作用,并首次发表关于钉螺生态学研究的论文,主编了《血吸虫病防治资料汇编》。

特别使他不能忘怀的是,一九五七年七月七日,毛主席在上海接见了部分专家、教授和名演员。在座谈中,毛主席亲切地向苏德隆询问:浦江两岸有钉螺没有?消灭血吸虫要多少年?毛主席还嘱咐他说:“你要研究啊!”苏德隆高兴地说:“党和和国家无微不至地关心人民的疾苦,同国民党置人民的死活于不顾,实有天堂与地狱之别。这使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就在这一年他第一次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

编者按:

年7月7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接见了科技界、文艺界、教育界、工商界人士约30多人,同他们围桌谈话约两小时。出席的有漆琪生、谈家桢、笪移今、孙怀仁、周煦良、李锐夫、殷宏章、汪猷、应云卫、沈浮、郑君里、赵丹、金焰、黄宗英、陈鲤庭、章靳以、罗稷南、丁善德、陈大燮、武和轩、钱宝钧、傅于琛、丁忱、徐子威、蒋学模、刘念义、吴中一、李国豪、王元美、黄晨、苏德隆、陈铭珊、叶宝珊、聂传贤、束世潋、史慕康等三十六人,上海市委领导柯庆施、陈丕显、曹荻秋、魏文伯、马天水参加。谈话后,毛泽东和出席座谈的人员一起观看了越剧《杜十娘》。

苏德隆时任全国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第一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一级教授。根据他的意见,在这次会见后《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消灭血吸虫的年限由7年调整为12年。

这样的党当然要争取加入

苏德隆在争取入党,同时他又感到自己身上有不少旧社会因袭的负担。一九五八年,科教界掀起了拔白旗运动。他被列为白旗,受到批判。一九五九年又被下放到农村搞开门办学。但他并没有消沉,在村继续从事血吸虫的防治工作。后来党纠正了这一错误做法,向他赔礼道歉。他说,拔白旗不是党对知识分子的一贯政策。自己毕竟也不是那样干净的人。批得对,我接受;批得不对,我可以不听。六十年代初,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这更使他感到共产党的公正严明,光明正大,敢于正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因此他更加信赖党,向往做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不久,他第二次提出了入党的申请。

就在他接受党的教育和考察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受到更大的冲击。那时,他的思想起伏很大。当被隔离批斗时,感到冤哉枉也。看到全国大乱,他暗中为党和国家的前途而忧心忡忡。但他常常背诵着一句名言“疾风不终朝”,相信狂风暴雨总是要过去的。他在精神上、肉体上受折磨的日子里,仍在想着怎样办适合于农村的卫生事业。在农场,他白天挨斗,晚上看书写资料。几年来,竟写下了一、二十万字研究流行病学的稿子。他觉得即使人不在了,这些稿子还能留给人民的卫生事业。粉碎“四人帮”后,苏德隆重见了天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使他心情舒畅,激励他更加刻苦地工作。去年五月一日,他第三次提出了入党申请。

编者按:

苏德隆是世界上首位全面阐明钉螺分布规律、中国血吸虫病生态学的学者,为发现我国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血吸虫病、肝癌等重大流行病的病因及其预防控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主编了我国第一部卫生专业全国教材《流行病学》,并提出了新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的分布、生态学和防治对策的学科。

年春,受中共中央血防领导小组委托,苏德隆教授带队至全国血吸虫重灾区上海市青浦县朱家角镇开展城镇灭钉螺的试点,以改造环境、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提出了“毁其居,灭其族,防止其流入”的城镇灭螺方针,朱家角镇终于彻底消灭了血吸虫病,千年古镇浴火重生,成为上海著名的旅游胜地,成为我国消灭血吸虫病史上的一个创举。

文革期间,苏德隆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而遭到多次的批斗。他白天在“劳动改造”时偷偷地搞实验,晚上回家读书、研究、工作。文革中他完成了氯硝柳胺防御血吸虫尾蚴的研究,发明了造价低廉的“防蚴衣”、“防蚴笔”。他的生态学观点为血吸虫病防治事业指出了方向。他在20余年中筛选了多种灭螺药物,有效的如砷酸钙、亚砷酸钙、茶子饼等,后来又先后找到杀螺有效、对鱼无毒的乙二胺和尿素。

年上海皮炎大爆发殃及50万人,苏教授用流行病学、临床学和生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查明病因,亲身做毒毛实验,仅用18天便证明皮炎系由该年大发的桑毛虫幼虫毒毛引起,“桑毛虫皮炎”一词从此载入医史。

年,当苏德隆得知江苏省启东县的农民肝癌高发,死亡率每年在50/10万以上,不顾年近70高龄,多次骑着自行车在现场调查研究,察看环境,访问病家,足迹遍及启东、海门、南通、扬中及如东等县。年,他向启东县领导提出“改水防癌”的建议,在他的倡导下,全县先后开挖了13万口井,并设立了一些深井自来水水源。年苏教授首先提出了饮水与肝癌病因假说,提出以改善环境的方法降低肝癌发病率。

最后,这位老教授感慨道:“我看到过国民党,也接触过英美资产阶级政党。他们都是为少数人升官发财服务的,根本不是为大多数人民谋福利的。他们的政治是没有希望的,中国绝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中国的三十年尽管有曲折、有失误,但还是在前进。少数人的错误不能影响党的光荣、伟大、正确。打倒了“四人帮”,党中央提出了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大家齐心跟党走,中国就一定大有希望。共产主义是我的理想,这正是我能忍受住一切冲击的力量所在。入了党,我能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改造自己。”这就是苏德隆同志在新旧两个社会中走过漫长道路之后得出的结论。

编者按:

年,在苏德隆的促成下创建了全国流行病学学会,并任中华流行病学学会首任主任委员,为我国建立起一整套多学科方法并举的流行病学研究与实践的理论体系。

因苏德隆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贡献,年他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莱昂·贝尔纳基金奖第二名。

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庆功表彰大会,宣布全市消灭血吸虫病。中共上海市血防领导小组追授他“血防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记大功奖励。

年4月3日,苏德隆在去调研肝癌与饮水问题的路上突遭车祸身亡,享年79岁。

他以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让我们一起探寻历史,追寻先贤的足迹!

欢迎提供线索,敬请致邮:Suteh_long

sina.







































白癜风检查有哪些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zp/4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