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的防治

暑假来临,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开启了旅游模式,到祖国各地避暑、玩水,因此,也就有可能接触到血吸虫疫水(含有血吸虫的感染期幼虫-尾蚴的水体,包括湖泊、河流和沟塘等),应当在游玩期间注意防范。而近期由于梅雨季节,时常会有下雨天气,大雨过后,有时可见到一些长圆锥形的螺,这时应当提高警惕,它们可能并不是还没长大的小螺蛳,而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什么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而在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钉螺则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其本身并不会让人感染血吸虫,只是提供血吸虫幼虫大量无性增殖的场所。血吸虫幼虫-尾蚴仅有针尖样大小,从钉螺体内逸出后,看起来就像是一层灰白色的灰尘静止漂浮在湖泊、河流、沟渠等自然水体靠近岸边的水面上,不注意的话很难被发现。尾蚴经接触疫水部位的皮肤进入人和动物体内,脱去尾部,成为童虫,在人体内移行至肠系膜静脉等血管定居发育为成虫。但与感染血吸虫的人和动物接触不会导致血吸虫传播。

钉螺长什么样?

钉螺的外壳呈长圆锥形,属于右旋螺,成年钉螺长度一般不超过10mm,宽度不超过4mm,壳口呈卵圆形,边缘光滑,在钉螺软体部分附着一层薄的较透明角质层,称为厣(yan),螺厣为封闭壳口的小盖。

与钉螺容易混淆的螺蛳

疾病危害

若短期内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可出现尾蚴性皮炎(接触疫水后1-4天内,其接触疫水部位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奇痒)。

感染血吸虫后,潜伏期一般为40天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肝肿大,重症病人还会出现腹水甚至昏迷等。若发展到晚期血吸虫病则可引起肝脾肿大、血吸虫肝硬化。

如何预防感染?

目前,血吸虫病没有可实际应用的预防性疫苗,也没有可防止感染的预防性药物。在流行区不下河、下湖游泳,避免接触当地情况不明的河水、湖水、渠水等自然水体是最好的预防方法。

END

编辑:吕景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zp/4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