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医圣张仲景
原文、组成及解说
辨病机
此属心阳亏虚,水气淩心证。你也可以叫它是心肾不交证,对,心肾不交不是心肾阴虚所独有的,心肾阴虚的机制是肾阴虚而心火相对偏盛,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为了达到心肾相交,心火只好下移为求肾水救济,导致盗汗、遗精等阴虚症状,这是一个人体自身调剂机制。而心阳亏虚、水气淩心的病机是完全反过来的,现在心火弱了,不能下温肾水,那肾水也想得到心火的温暖啊,所以肾水只好相上冲,就是为了得到心火的温暖。
完全是个脏腑辨证,是的,之前也说了脏腑辨证和六经(区)辨证属于不同的辨证方法,只能说少阴区和心肾两脏有很大的交集,但不能等同,六经(区)辨证让人感觉更具整体性,比如少阴病可以粗略地看成心肾一体化的病,加强了两脏的联系。
首先,这个是奔豚病,不是奔豚前期的征兆,很多人一看原文说“欲发奔豚”是指奔豚前期的疾病,其实不然,仲景说“脐下悸,欲发奔豚”是指这个人出现脐下有东西跳动后就将要出现奔豚了的意思,就是马上发生奔豚了,可能就是一分钟后或者十几秒后,这种这个病是先出现脐下悸动后,跟着就奔豚了,“欲发”是将要发的意思。这个是真真正正的奔豚病,之前说桂枝加桂汤也是奔豚病,但现在这个汤比桂枝加桂汤更深入了,虽然同属“心下”部位,之前说了,“心下”的症状既有心的也有胃的,属杂病,但这个汤更接近少阴病,因为这个汤多表现为心的症状,而桂枝加桂汤多表现胃的症状。
仲景说了,这个人是经过发汗的。这个人得的好像是桂枝汤证,又怕冷,汗出等等,这时候医生就用了桂枝汤发汗,但是这个医生没有考虑过这个人小便不利的,当然这些都是推测出来的,你想想一个病人被医生发汗了,然后出现脐下悸的症状,脐下为膀胱,现在脐下悸动,跳动了,这是个水气来的,跳动以后就出现奔豚了。所以这个人虽然得了桂枝证的症状,由于他本来膀胱气化不利就不应该用桂枝汤了。如果用了桂枝汤的话,膀胱的水会向四周发散,因为桂枝汤是解表的,可以发汗的,膀胱的水一旦向四周(向上)发散,心阳必定受损了,心是很怕水的,心只能适应正常心肾相交的水,现在下焦寒水太过,所以心会出现问题。
仲景用药如用兵,用兵如用神,不是我拍马屁啊,首先,方中有桂枝甘草汤,是温通心阳的,所以,首先派桂枝甘草汤温通心阳,心火旺了,有得温肾水了,水气自然下降,不愁没有送温暖;又派茯苓为君药利水,茯苓用得很好,知道心怕水,心属火,遇过多的寒水会灭的,所以茯苓就是针对水气淩心的,茯苓是走下的,可以把上淩的水赶往下焦,所以有人说茯苓可以宁心,但前提是有水气淩心情况下才能宁心的,再一个就是用了大枣,大枣守在中焦,入土,于土制水,况且桂枝可以使膀胱气化,茯苓利水,全方使得水气下移,小便得通,疾病可愈。
好像漏了什么的,是了,就是这个人原本是得了桂枝汤证的,但有小便不利的情况,上面说了,这是推测的。虽有桂枝汤证,但这个时候是不适合用桂枝汤的,如果用了就出现这个奔豚的,好了,那不用桂枝汤用什么汤呢?用什么汤才适合呢?肯定不用发汗的方子了,这个人就是被医生用了发汗法才导致奔豚病的,应该用利尿解表的方法,就是一直不为人们理解的,非常神秘的,还有人认为它是后人抄错了的方子,这个方子叫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作者简介
曾海文:广西中医药大学在读临床型研究生,本科期间喜爱中医经典学科和针灸,对《伤寒杂病论》尤为推崇,在校期间酷爱学习中医经典及经方医案,知行合一,经方结合针灸治疗患疾效果满意。
白癜风的发病年龄如何诊断是否是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