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习读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金匮要略》《伤寒论》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金匮奔豚: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利水。(本方及桂枝甘草汤原方加茯苓半斤,大枣十五枚。)方中重用茯苓为主药,淡渗利水,引水下行,并能宁心定悸;桂枝散寒降逆,通阳化气利水;大枣、炙甘草与茯苓相配,健脾益气,培土制水,与桂枝相配,辛甘合化,温通心阳,防水饮上逆。四味合用,共奏温通心阳,化气利水,降饮止逆,交通心肾。

甘澜水的制作法是将水扬数遍,以去其水寒阴凝之性,用之煮药则不助阴而有益于阳。钱潢《伤寒溯源集》云:“用甘澜水者,动则其性属阳,扬则其性下走故也。”

上四味药,用甘澜水,先煮茯苓,再入其他药同煮,去滓,一日分三次温服。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欲作奔豚,阳虚饮逆证。症见自觉脐下小腹部动悸不宁,似有向上冲逆之感。太阳病发汗后,脐下动悸,欲作奔豚,乃发汗太过,表邪虽去,但心阳却随汗而外泄,故生变证。心阳虚损,不能温暖镇摄制约下焦水饮,则水饮欲动上逆,有欲作奔豚之兆。治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利水,防止奔豚发作。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伤寒论:65)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方证鉴别:

奔豚汤方证为肝气郁结化热上冲;

桂枝加桂汤方证为心阳虚,肾中寒气上逆;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证为心阳虚,下焦水饮欲动上逆。

奔豚气病,其病邪有热、寒、饮之异;病变有肝、心、肾之别,但上冲之理均与冲脉有关。临证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欲作奔豚,或奔豚,若心阳虚甚者,亦可重用桂枝;水饮甚者重用茯苓,再加白术、泽泻、猪苓。本方临床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心悸、假性癫痫、慢性胃炎、慢性肾炎等疾病。

刘渡舟医案:张某,男,54岁。主诉脐下跳动不安,小便困难,有气从少腹上冲,至胸则心慌气闷,呼吸不利而精神恐怖。每日发作四五次,上午轻而下午重。切其脉沉弦略滑,舌质淡,苔白而水滑。辨证:此证气从少腹上冲于胸,名曰奔豚。乃系心阳上虚,坐镇无权,而下焦水邪得以上犯。仲景治此证有二方,若气冲而小便利者,用桂枝加桂汤;气冲而小便不利者,则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今脐下悸而又小便困难,乃水停下焦之苓桂枣甘汤证。疏方:茯苓30g,桂枝10g,上肉桂6g,炙甘草6g,大枣15枚。用甘澜水煮药。仅服3剂,则小便畅通而病愈。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本医案的辨证要点:脐下跳动不安,气从少腹上冲,并且有小便困难,舌苔白滑。是辨证的几个关键点,可以看出心阳虚兼水邪引发的欲作奔豚之证,落脚点应该是苓桂枣甘汤无疑。同时刘老处方时考虑到患者精神恐怖虚而加肉桂6g。同时使用苓桂枣甘汤还要注意病患多是阳虚兼水邪犯上,煎药多数医家主张用甘澜水。古代很多医案对煎药用水要求繁多,不知道是否具有科学道理。欢迎同好和经方前辈们跟帖讨论。

拓展阅读:《伤寒论方医案集》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奔豚厥逆

烟田传一郎妹,脐下动悸,任脉拘急,时时冲逆于心下,发则背反张。人事不省,四肢厥逆,呼吸如绝。数医疗之,不验。余诊之曰:奔豚也,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服十数旬,病减十之七八,但腹中常拘急,或牵引手足拘挛,因兼用当归建中汤,数月而痊愈。(《橘窗书影》)

()奔豚(神经官能症)

韩某,男,45岁左右,干部。自年下半年起,每逢夜半入睡之际,突然惊叫而醒,随之便有发作性气自下腹部上冲,直达心下、咽喉,头昏目眩、胸闷心悸气急,神识模糊不清,有欲断气般难受,发作后如同常人,发作时间长短不一。这种间歇性发作有时与精神不愉快有关,有时与劳累有关。有时1~个月犯一次,但至年初发作较频,有时一月~3次,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但久治不愈。患者平素有神经衰弱,两腿肿且发凉,但口唇有疮,口渴而不欲饮,腰酸、耳鸣、蹲久起来眼冒金花,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质红,灰苔,脉沉细。患者之病,正如《金匮要略》云:“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诊其证乃肾阳衰微,上热下寒,内有水饮,根据《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应用此汤加减:茯苓30克、桂枝9克、甘草9克、大枣10枚,水煎服。服十剂后腿肿消失,腿亦由凉转暖,发作间隔延长,发时亦较轻微,胸口紧迫感减轻,但腰酸、耳鸣、蹲久起来发晕等肾虚症状仍存在,口疮逐渐转愈。原方加麦冬、肉桂各9克,枸杞30克。又服十剂,诸症显著减轻,发作不但轻微,亦能自己控制发作,胸胁部烦闷感已消失,腰已不酸,腿亦有力,患者原来上四层楼亦感吃力,现在骑车外出亦不感累。后服河车大造丸以巩固疗效,神经衰弱亦随之而愈,追访五年,未见复发。

按:《伤寒论》中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为脐下悸欲作奔豚,其病机为以阳虚而肾水上逆,心阳不足,下焦水气偏胜,有上凌于心的趋势,故脐下悸动,欲作奔豚。奔豚证乃气从少腹上冲至心,甚或上冲咽喉,发作欲死的一种疾患。因而欲作奔豚的预兆实际上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奔豚证。本案属典型奔豚证,却用治疗欲作奔豚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获效,其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笔者认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之所以能获效,是因为桂枝入心可助阳,甘草益气以补虚,二者有复心阳的作用,茯苓可行水伐肾邪,大枣培土制水,整个方剂有“温阳利湿”、保津液之功,故能防治肾水上逆的奔豚证。但要巩固疗效,尚需应用温肾阳、制水气、驱沉寒等法。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经方观止》《伤寒论经方医案集》

作者/张建荣等,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盖博士遮盖液治白癜风效果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zp/4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