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成效及问题建议
年省上下达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约束性指标为:PM10、PM2.5分别控制在68、36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气率达到87.4%以上。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相关指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印发了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及考核细则,重点部署开展了“冬病夏治”、春秋季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和大气污染“冬防”工作。全面强化道路扬尘和工地扬尘污染管控,以涉尘涉土作业为重点,查处一批违法问题。主城区全面建立起了城管、公安交警、运管等部门参与的渣土车管理和清洁运输联合执法机制,取得明显工作成效。持续开展了辖区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工作,全市建成区内台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已淘汰整治台,其中年需整治的台燃煤小锅炉已完成整治台,占任务的81.5%。督促完成环县南区集中供热脱硫脱硝项目,实施了华池县老城区集中供热等一批重点清洁取暖项目,以城中村、棚户区、建成区周边为重点,完成约1.8万户居民“三改”(改炉改炕改灶)工作。强化煤质管控,全市8县(区)目前均已建成一级优质煤炭集中配送中心,建成二级煤炭配送网点54个;加强与质监、工商部门的联防联控,重点查处了一批流通领域、销售和使用环节、用煤单位煤质超标问题;1-10月份全市共下达煤质抽检计划批次,抽检合格率达到了92.96%。针对大气治污工作中的短板,年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市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快砖瓦行业废气污染治理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汽修行业有机废气和喷烤漆房深度治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对有关工作予以强化推进。加强涉气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督促庆阳石化公司完成了密闭采样器、污水预处理站VOCs回收、酸性原料罐VOC治理、苯罐油气回收设施、污水处理场VOCs治理、储罐浮盘改造工程治理与调试,对全厂设备和管阀件开展了年度LDAR复测工作,全面建立厂区臭气源头预防、防治措施、泄漏检测预警、泄漏修复管控体系,通过以上措施,减少该厂VOCs排放t/a,减排率达到32.6%。督促对户砖瓦企业实施了环保改造,全市共清查涉气“散乱污”企业95家,已完成整改42家,正在整改53家。加强餐饮单位污染治理,全市建成区应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户,目前己安装户,完成率90%;应使用清洁能源餐饮单位户,己改造使用户,完成率87.5%,综合完成率达到88.7%。前10个月共完成环保定期检验检测车辆9.86万辆,占年度任务的%。国家、省上《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方案》印发后,我市积极行动,开展调研,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起草工作,待审定后即可印发实施。为做好“冬防”工作,10月中旬,印发了冬防“1+4”综合方案,10月31日召开了全市“冬防”工作会议,11月中旬以来,连续组织开展了“冬防”工作专项督查。
虽然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努力,预计能够完成年度控制性目标(1-10月份,剔除沙尘影响后,PM10平均浓度暂时低于年度目标值4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暂时低于年度目标值7微克/立方米),但与国家和省上要求相比,全面完成辖区内所有燃煤锅炉淘汰整治任务还有较大差距。主城区无烟煤保障供应体系及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部分县(区)已建成的配送中心运营困难,乡镇以下优质煤配送点设置数量少,配送能力有限;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工作进展缓慢,大气污染防治综合管控措施有待加强;部分施工场地扬尘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城区道路机械湿法清扫率不高,露天烧烤、“四烧”、渣土车带土上路、“散乱污”企业不达标排放等现象仍然存在,“网格化”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进入冬期,受输入性雾霾、沙尘天气和静稳天气等因素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反弹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由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我市洁净煤保障供应体系及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城乡清洁取暖及“三改”项目投入,加强垃圾焚烧处理、高效低排放炉等适用技术推广,加强涉气治污工作投入,培育环保产业,完善网格化管理措施,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持续动力和支撑。
来源:庆阳环保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