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正规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黄芪的经方类方——水饮证
人体水液的代谢离不开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气化,多种原因损伤上述脏腑的气化功能都容易导致水饮内停之证,或溢于肌肤、或流于肠间、或留于胸胁等而生肿胀诸证。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最早系统论述水饮证治的典籍,书中载有四首以黄芪入药治疗水饮证的方剂,分别是治疗风水证的防己黄芪汤,治疗皮水证的防己茯苓汤,治疗黄汗的黄芪桂枝芍药苦酒汤和桂枝加黄芪汤。
以黄芪治水,并非黄芪善于利水,而在于黄芪善于补脾肺之气,脾肺气充,则运化有权,通调得力,水饮自除。张仲景深谙气与水之间相互资生的关系,故能独得治水之秘。正如张景岳在《类经》中所说:“气为水母,知气化能出之旨,则治水之道,思过半矣。”
防己黄芪汤
该方始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由防己、黄芪、炙甘草、白术组成,具有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之功,用于治疗风湿相搏,客在皮肤而致的一身尽重,四肢少力,关节烦疼,时自汗出,洒淅恶风,不欲去衣,及治风水客搏,腰脚浮肿,上轻下重,不能屈伸等证。该方组方之奥旨,清代名医周扬俊的《金匮玉函经二注》阐发最切肯綮,书中认为“以黄芪实卫,甘草佐之;防己去湿,白米佐之。然则风湿二邪,独无散风之药何耶?盖汗多知其风已不留,以表虚而风出入乎其间,因之恶风尔。惟实其卫,正气壮,则风自退,此不治而治者也。”
防己茯苓汤
该方始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由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温阳利水之功。用于治疗皮水证,症见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该方药物配伍的深意,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阐发较为透彻,书中认为“皮中水气,浸淫四末而壅遏卫气,气水相逐,则四肢聂聂动也。防己、茯苓善驱水气,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且合黄芪、甘草助表中之气,以行防己、茯苓之力也。”
黄芪桂枝芍药苦酒汤
该方始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由黄芪、桂枝、芍药、苦酒组成,具有益气祛湿,和营泻热之功。用于治疗黄汗证,症见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沉。该方配伍特点在清代张璐的《千金方衍义》中得到了较为详实的揭示,书中认为“水湿从外渐渍于经,非桂之辛温无以驱之达表;既用桂、芍内和营血,即以黄芪外壮卫气以杜湿邪之复入;犹恐芪、芍固护不逮,而用苦酒收敛津液不使随药外泄。乃服药后每致心烦,乃苦酒阻绝阳气不能通达之故,须六七日稍和,心下方得快,然非若水煎汤液之性味易过也。”
桂枝加黄芪汤
该方始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黄芪组成,具有助阳散湿之功。用于治疗黄汗证,症见两胫自冷,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疸,脉浮,而腹中和者。该方的用药特色在今人段富津的《金匮要略方义》中论述较为精到,“以桂枝汤微解其表,和其营卫,使在表之湿随汗而解。表盛之人,虽取微汗,犹恐重伤其表,故少佐黄芪以实表,使之汗不伤正,补不留邪,此正为寓补于散,扶正祛邪之妙用。同时,黄芪与桂枝、生姜配伍,尤有化气行水之功。”
其他以黄芪入药组方用于治疗水饮病证的方剂尚有:《千金翼方》槟榔圆,主水肿,方后注:主老小水肿,虚肿,大病客肿作喘者,用之佳。《外台秘要》引《范汪方》木防己汤,疗腹患,下水气,四肢肿,聂聂动;引《深师方》大豆汤,疗风水气,举身肿满,短气欲绝,方后注:一日一夜令尽,当下小便极利,神验。
《太平圣惠方》黄芪散,治黄汗病,症见身体重,汗出而不渴,其汗沾衣,黄如柏染;黄汗身肿,发热不渴。《圣济总录》黄芪散,妇人水分,遍身浮肿,烦闷喘渴,经水不利。《证治准绳》防己散,治皮水肿,如裹水在皮肤中,四肢习习然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