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至少阅读3遍,排版不分先后
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1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2
本草经集注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3
新修本草第一部官修本草,最早的药典;首创图文对照法4
纲目拾遗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5
辛味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6
甘味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7
酸味收敛固涩,生津、安蛔;多能收敛邪气,邪气未尽者慎用8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阴);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9
咸味软坚散结、泻下通便10淡味渗湿利水;阴虚津亏者慎用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11
升降沉浮与病势相反,与病位相同12
相须性能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石膏配知母)性能有某种共性,一主一辅,辅药增强主药的疗效13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半夏畏生姜)14
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生姜杀半夏)15
相恶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人参恶莱菔子)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16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害反应(乌头反半夏)17
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18
佐药佐助药: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佐制药:消除君、臣药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反佐药:与君药药性相反,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19
使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调和药: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20
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21
云南三七、木香、重楼、茯苓、草果22
贵州天麻、天冬23
安徽木瓜24
河南牛膝、山药、菊花、地黄(“四大怀药”)25
浙江浙贝母、白术、白芍、延胡索、麦冬、山茱萸、郁金、玄参(“浙八味”)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26
皮类春末夏初采收(环剥技术)27
根及根茎秋、冬两季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28
茎木类秋、冬两季采收29
花类不宜在完全盛开后采收;花盛开时采收(菊花、西红花);由黄变红时采收(红花)30
果实种子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31
全草类茎叶茂盛时采割;特殊:绵茵陈(春季);花茵陈(秋季)32
捡、洗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洗(薄荷、细辛、木香)33
切片具挥发性、易氧化成分的药材不宜切成薄片干燥(当归、川芎)34
蒸、煮、烫适用于含浆汁、淀粉和糖分多的药材的干燥35
搓揉使药材质地松泡的皮肉紧贴(玉竹、党参、三七)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36
发汗增强气味、促使变色、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茯苓、杜仲、厚朴、玄参、续断。37
干燥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38
苦参
山豆根
主要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生物活性:苦参生物碱具有利尿消肿、抗肿瘤等作用
生物活性:山豆根具有抗癌、抗溃疡作用。注意事项:苦参碱可导致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产生倦怠、乏力,纳差。
39
黄连主要成分:小檗碱,生物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40
麻黄结构类型:麻黄碱(有机胺类生物碱)生物活性:收缩血管、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兴奋中枢(拟肾上腺素作用)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41
延胡索主要成分:延胡索乙素,生物活性:较强的镇痛作用42
防己主要成分:汉防己甲素(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43
川乌主要成分: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久煎意义:双酯型生物碱毒性大,加热双酯键水解毒性降低。生物活性:镇痛、消炎、麻醉、降压。不良反应: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毒性44
洋金花
天仙子
结构类型:莨菪烷类生物碱,主要成分:莨菪碱,生物活性:松弛平滑肌,升高眼压与调节麻痹。不良反应:中毒机制主要为M-胆碱反应45
马钱子主要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又称为番木鳖碱),生物活性:镇痛作用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46
千里光主要成分: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不良反应:具有肝、肾毒性和胚胎毒性47
雷公藤生物活性: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抗生育。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肾功能受损。48
含氰苷
的中药
苦杏仁:水解得到的苯甲醛有特殊香味,可鉴别苦杏仁苷,桃仁:以苦杏仁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郁李仁:以苦杏仁苷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49
醌类分类萘醌:紫草。菲醌:丹参。蒽醌: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芦荟50
大黄生物活性:产生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为番泻苷类。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51
虎杖测定指标:大黄素、虎杖苷52
何首乌生物活性: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润肠通便53
决明子测定指标:大黄酚、橙黄决明素,生物活性:对视神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54
紫草含量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生物活性: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菌活性55
丹参测定指标: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题号
预测题干
预测答案
56
香豆素类性质:呋喃香豆素多显蓝色荧光。呋喃香豆素内服或外涂可产生光化学毒性。代表药物。前胡、秦皮、补骨脂、肿节风57
秦皮主要成分:七叶苷(秦皮甲素)、七叶内酯(秦皮乙素)。生物活性:强大的抑菌作用58
木脂素类代表药物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59
细辛主要成分:挥发油、木脂素类和黄酮类
注意事项:含有马兜铃酸I,有明显的肝肾毒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