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点击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点击右上角→点选
医学科普,仅供参考
黄芪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很多喜欢养生的人在日常非常喜欢用黄芪来作为食材,在煲汤和煮粥的时候都经常会用到黄芪
黄耆,《本草纲目》称黄芪,《神农本草经》称戴糁。《名医别录》称戴椹,独椹,蜀脂,百本。《药性论》称王孙。李时珍说,耆是长的意思,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称黄芪。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是补气的要药。具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托疮、排脓、生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止汗和类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
气虚能使肌表不固,可引起汗出不止。黄芪有补气固表,故常用于气虚的自汗;气充则血足,所以能治疗因气血不足不能排脓,或不易收口的痈疽疮疡等外症。因此,黄芪是治疗气虚不可缺少的药物之一。
黄耆以其根入药,药用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神农本草经》把黄耆列为“上品”。《药性歌诀》云:“黄耆入药,为强壮剂,具有益正气,壮脾胃,排脓止痛,活血医危的功效。对表虚自汗、气虚内伤、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脾虚泄泻、体虚多汗、气虚脱肛、子官脱垂、浮肿及痈疽等疾病疗效显著”。《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古药书均认为它有益气补虚的作用。
药理研究发现,黄耆含有胆碱、豆香素、叶酸、氨基酸、甜菜碱、皂甙、糖类、蛋白质、核黄素、黄烷化合物、铁、钙、磷及硒、锌、铜、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味甘,性微温,具补气固表、利尿、强心、降压、抗菌、托毒、排脓、生肌、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止汗和类性激素的功效,治表虚自汗、气虚内伤、脾虚泄泻、浮肿及痈疽等。由于黄耆能防止肝糖减少,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人体血液中白细胞的增加,可抵抗化学物质、放射线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人体白细胞减少,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但黄耆最主要的仍是补中益气,利水消肿,对虚胖虚肿症最为适宜。
1、促进身体代谢。
黄芪可以让我们的细胞的生理代谢能力有效的加强,并且可以促进体内血清和肝脏的蛋白质进行更新,对于蛋白质的代谢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是黄芪扶正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2、增强免疫功能。
黄芪能增强我们体内正常细胞的吞噬能力,让它们吞噬病菌的能力加强。对于免疫力比较差的人群来说,食用黄芪可以起到很不错的改善作用。
3、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老年人身上的一个常见病,高血压患者一般还会伴随着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出现这些情况的话,可以喝一些黄芪水,可以起到很好的去水肿和降血压的作用。
4、治疗身体困倦和气短。
很多人在生活中经常没干什么事,但是就是觉得自己很疲劳,喘不上气的感觉。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去喝一些黄芪水,可以有效的帮助恢复健康。让你变得越来越有精神,在泡水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的加一些糖,会让黄芪水的口感变好。
5、治疗皮肤病。
黄芪对于那些皮肤上出现溃疡或者是疮的人,可以起到很不错的治疗作用。因为食用黄芪可以让皮肤上的脓毒排出,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
补中益气
1.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无力等症,常与党参、白术、山药同用
2.气虚下陷、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落、胃下垂等,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补中益气汤。
固表敛汗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黄、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利水消肿
1.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黄芪汤
2.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者,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托疮排脓
1.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2.疮疡久溃不愈,用于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稀,常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此外,黄芪还应用于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高血压病、风湿病、多发性神经炎、肌无力症等多种疾病。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1.《本草经集注》:“恶龟甲。”
2.徐之才《药对》:“恶龟甲、白鲜皮。”
3.《医学入门?本草》:“苍黑气盛者禁用,表实邪旺者亦不可用,阴虚者亦宜少用。”“畏防风。”
4.《本草经疏》:“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塞,补不足,胸膈气闭问,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盛,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甚者禁用。”
5.《药品化义》:“若气有余,表邪旺,腠理实,三焦火动,宜断戒之。至於中风手足不遂,痰壅气闭,始终皆不加。”
6.《本草新编》:“骨蒸、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
7.《本草汇纂》:“反藜芦,畏五灵脂、防风。”
8.用法与用量10~30g。
9.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黄芪怎么吃效果好?
1、泡水喝。
可以在泡黄芪的时候加入当归和党参,将所有的食材都清洗干净之后,最好是可以入锅煮沸一下,这样可以让药效更多的进入水中,直接泡的话会没有那么明显。每天坚持服用可以起到很不错的美容养颜的作用,对于抗衰老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因为黄芪的好处很多,就每天吃很多的黄芪。这样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黄芪吃多了会造成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的情况出现。建议每天服用的量不要超过15g。
黄芪泡水一次5-10克左右即可,开水泡10-20分钟就可以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如果煎服的话,用30克左右即可,如果同时加15克枸杞一起煎水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好。
2、黄芪炖羊肉。
黄芪和羊肉向来是“好搭档”,在炖羊肉的时候加入黄芪、当归以及党参等药材,可以起到很好的补气补血的作用,特别适合在冬季的时候补身体。这样炖出来的羊肉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哦。
上文就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黄芪的作用以及吃法啦,在日常有经常动用脑细胞的人,也可以每天喝一喝黄芪茶,可以有效的提高你的记忆力,缓解你的脑部压力。
点击,给宝宝一个小心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