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芪汤四

昨天我们说完了防己黄芪汤的具体应用,今天我们来看看方后加减以及方后注的内容。

防己黄芪汤的加减用法

先来看看方后加减的内容。原文说“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一共有四个加减。我们看方后加减时,首先要有个界限,所有的加减症状都是建立在主方症状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在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的主症状基础上,兼而出现的症状,针对这些兼症,仲景给了一些加味。首先是喘者加麻黄。在表虚风湿的情况下,同时出现了喘症,意味着风湿闭塞了肺气,所以造成了喘,这时候就可以利用麻黄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加了麻黄半两。对比原方防己一两、黄芪一两一分的剂量,麻黄加半两的剂量是比较重的。接着是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这里的胃中不和当然是胃不舒服,湿邪困于脾胃,通常会使得脾胃作痛,因此这里的胃不和通常指痛症,而正因为是痛,所以才选用了芍药,芍药有缓肌解痛的功用。接下来是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桂枝的降气功效我们在《伤寒论》中就已经学到过了,典型的方剂就是桂枝加桂汤,加重桂枝的份量来降上冲的水邪之气。最后是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下有陈寒的意思是下面平时就有寒,这就意味着下焦的肾阳不足,素有虚寒,而现在有了风湿,寒与湿容易结合造成寒湿凝聚痹而不通,这种情况就加细辛,细辛可以温肾散寒。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加味符合一般的药性和用药规律,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也不能因为觉得不是仲景的原文就弃之不用。

药后反应及护理

方后加减结束之后,还有一句话: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差。这句话就类似于桂枝汤的方后注,告诉我们服药之后的表现和护理要领。喝了防己黄芪汤之后,出现了如虫行皮下的感觉,这是正常的服药反应,没这种感觉反而说明药没有起效。虫行皮下其实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蚁行感,就是感觉好像蚂蚁在皮肤上爬,但其实没有。为什么防己黄芪汤喝了以后会有这种感觉?因为防己黄芪汤本身是一个表虚风湿症,风湿主要还是在表而没有入里,风湿在表本来应该是发汗除湿的,但是因为现在有表虚,本身就在出汗,所以就不能再发汗除湿了,就只能改为往下排湿。因此防己黄芪汤中排湿没有用麻黄,而改用了防己,如虫行皮中就是往下排湿的表现,从腰下如冰也是同样的道理,都是湿往下走的表现。那么病人喝药之后感觉从腰下如冰该怎么办呢?仲景给了护理办法。让病人坐在被子上,也就是坐的地方要垫厚一点,又以一被绕腰下,再用另一张被子把腰及其以下的部位包裹起来,也就是把病人身体偏下的部位加强保暖,这样做,就会”温令微汗,差“。加强这些保暖措施之后,病人就会感觉暖和,出微微汗,病就好了。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yz/109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