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多为桉树林,植被种类依旧单调。
同学们在辨认植物。
白花龙(StyraxfaberiPerk.),安息香科安息香属,灌木。生于山区、丘陵地灌木丛中。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夜香牛(Vernoniacinerea(L.)Less.),菊科斑鸠菊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旷野、荒地、田边和路旁。花期全年。
全草可入药,性凉、味苦、微甘,疏风散热、拔毒消肿、安神镇静、消积化滞。
主治:感冒发热、神经衰弱、失眠、痢疾、跌打扭伤、蛇伤、乳腺炎、疮疖肿毒等。
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防己科千金藤属,草质藤本。生于村边、旷野、路边等处的灌丛中。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肉质主根可入药,性寒,味苦、辛,祛风除湿、利尿通淋。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等。
本地的牛白藤几乎是春夏秋花开不断。
牛白藤(HedyotishedyotideaDC.),茜草科耳草属,藤状灌木。生于山谷、坡地、林下、灌木丛中。花期4—7月。
茎、叶均可入药,性凉、味甘、淡,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肺热咳嗽、中暑高热、肠炎、皮肤湿疹、带状疱疹、痈疮肿毒等。
蔓草虫豆(Cajanusscarabaeoides(Linn.)Thouars),豆科木豆属,多年生匍匐蔓生或缠绕状草质藤本。生于山野路旁、灌草丛中。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叶可入药,性温、味甘、辛、淡,解暑、利尿、止血、生肌、消肿。
主治:风湿腰痛、中暑发痧、伤风感冒、风寒腹痛、风湿水肿等。
蔓草虫豆的果。
蔓草虫豆的花。
葫芦茶(Tadehagitriquetrum(L.)Ohashi),豆科山蚂蝗属,灌木。生于海拔米以下的荒地或山地林缘、路旁。花期6—10月,果期10—12月。
全草可入药,性凉、味苦、涩,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消积杀虫。
主治:中暑烦渴、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病咳血、肾炎、小儿疳积、黄疸、泄泻、痢疾、风湿关节痛、钩虫病、疥疮等。
白背叶上,几只在偷懒发呆的双齿多刺蚁。傻乎乎一直坐在树叶上。
白背叶(Mallotusapelta(Lour.)Muell.-Arg.),大戟科野桐属,灌木。生于海拔30—米的山坡或山谷灌丛中。花期6—9月,果期8—11月。
根、叶均可入药,性平、味微苦、涩。
根,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
主治: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等。
叶,消炎止血。
主治:中耳炎、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
篱栏网(Merremiahederacea),旋花科鱼黄草属,缠绕或匍匐草本。生于海拔米以下的灌丛和路旁草丛。
全草可入药,性凉、味甘、淡,清热解毒、利咽喉。
主治: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眼结膜炎等。
黄花稔(SidaacutaBurm.f.),锦葵科黄花稔属,直立亚灌木状草本。生于山坡灌丛间、路旁或荒坡。花期冬、春季。
根、叶均可入药,性凉、味辛,清湿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主治:湿热泻痢、乳痈、痔疮、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等。
猪屎豆(CrotalariapallidaAit.),豆科猪屎豆属,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米的山坡、路旁。花果期9—12月。
全草可入药,性平、味苦、辛,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主治:痢疾、湿热腹泻、小便淋沥、小儿疳积、乳腺炎等。
白花鬼针草上停了一只三星双尾燕蝶。
白花鬼针草(BidenspilosaL.var.radiataSch.-Bip.),菊科鬼针草属,一年生直立草本。生于村旁、路边及旷野。
全草可入药,性平,味甘、微苦,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主治:感冒发热、风湿痹痛、湿热黄疸、痈肿疮疖等。
龙眼鸡。
一点花絮,中午吃饭时,路过一个荒废的景区。
普查工作之余,同学们玩起了跳绳。
此次同行,协助我们工作的八位同学,一路上乐趣多多,哈哈……
回到实验室,同学们开始压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