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条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人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自我理解。毕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文末有留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注解,一起提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胃为津液之府,气虚津液少,病则反无汗。胃候身之肌肉,其身如虫行皮中者,知胃气久虚也。
清·吴谦《医宗金鉴》
阳明病法当汗多,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以其人胃气久虚,邪郁于太阳之表,阳明肌腠不能宣发作汗故也。宜葛根汤小剂微汗,和其肌表,自可愈也。
汪琥曰:按此条论仲景无法治。常器之云:可用桂枝加黄芪汤。郭雍云: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不知上二汤,皆太阳经药,今系阳明无汗证,仍宜用葛根汤主之。
魏荔彤曰:阳明病法应多汗,今反无汗,但见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邪热欲出表作汗,而正气衰弱不能达之也。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
阳明气血俱多,故多汗;其人久虚,故反无汗。此又当益津液、和营卫,使阴阳自和而汗出也。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气虚不能透发,郁于皮腠,故痒如虫行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病至热盛,迫胃中津液由肌理外泄,法当多汗,故阳明为病,常以潮热为外候,而反无汗者,里虚故也。无汗而如虫行于皮中,汗欲出而不得者,里虚而表亦虚也(风湿证服防己黄耆汤亦然,表虚故汗不易出也)。盖阳明多气多血者,皆由水谷入胃蒸化,血多则汗自出,虚则分肉不热,卫阳不达,故汗欲出而不得,如虫行皮中也。此证宜于防己黄芪汤中略加麻黄,使汗从皮中外泄则愈。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是以有汗与无汗辨阳明病的虚实。
第条讲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一到阳明,就要出汗,因为表邪入里化热,到了阳明,阳明是水谷之海、津液化生的源泉,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外出就必然汗出,这个汗出是在有一定的发热的前提之下。
汗出的时候一定要热,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明显有身热。不是哗啦哗啦出汗,浑身冰凉,他是先有热,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太阳病表证的汗出,我们说是叫中风的表虚证,无汗的叫做伤寒的表实证。阳明就恰恰相反,阳明要是有汗的就叫实证,没有汗就是虚证。阳明病法多汗,所以阳明病按照它的发病的规律来说应当是多汗的,法就是它的法则,它的规律。
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应当出汗而没有出汗,所以加个反字,肉皮里就像有虫子爬,麻麻酥酥的,窜至浑身,虫行皮中状者这是什么问题?此以久虚故也。这是张仲景自己的解答,说这种没有汗,皮中像虫子爬,就是他这个人久虚,久就时间比较长了;虚是指胃气虚。这个人过去本来胃气就虚,很长时间了,胃气一虚,水谷的津液不足,所以就无汗了。这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阳明病有有汗的还有无汗的,有汗和无汗的关键在于胃气的盛虚,胃气盛就有汗,胃气虚就没有汗。
为什么如虫行皮中?皮的里就是肌肉,外头一层皮,五体皮、肉、脉、筋、骨,皮的下边就是肌肉,阳明外合于肌肉,脾胃就主肌肉,所以在皮中就是在肉皮里,在肌肉之上,像虫子爬,这就是一种胃气虚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中气虚的一个反映。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阳明病里热蒸汗外出,依法当多汗,如果反而无汗,这个原因很多的,底下都是。这节说的是虚,津气虚,虽然里热要出汗,但是没有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这个热也往皮肤上来,但因为没有津液,所以如虫行皮中状。
津液虚,胃应当也不强,这是肯定的,津液来自于胃,胃为水谷之海嘛,那么胃不能消化水谷,津液就虚,长期如此,现在又出现阳明病,当有汗而反无汗,这样是不能吃承气汤,后头也有。如果也有大便硬,只能按脾约治,给吃麻仁丸。
继承和发扬中医,是我们的责任!
版权说明
版权说明: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作者/刘渡舟;《胡希恕讲伤寒论》,讲述/胡希恕。转载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前文提要
第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第条: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第条: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第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第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第条: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第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第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第条: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自我测验
第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