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卿不是你们的男神霍建华,而是一味中药

景天、雪见、龙葵、紫萱、重楼、花楹……是不是很熟悉?

国民CP

对,这都是《仙剑奇侠传三》里的人名,很美有没有?偷偷告诉你,它们都是中药药名,连男神霍建华扮演的徐长卿都不例外!

图为现实中的徐长卿。摄/井窥斋

除了被编剧选中的药名外,还有半夏、合欢、合萌、菡萏、款冬、葳蕤、茱萸、六月雪、水蔓菁……中药数千种,药名都很美,如此庞杂的中药是如何命名的呢?

图来自网络

中药命名自有规律。

首先,从药物形态入手。比如七叶一枝花,它只有一根茎,长七片叶,开一朵花。人参形似人体,越逼真越名贵。钩藤一定要有两个弯曲的钩。金银花则因一蒂二花、黄白相映而得名。

图为七叶一枝花,又名重楼。绘/于继东

其次,考虑入药部位。不同草药的根、叶、皮、花、腾都可入药,所以有中药名为板蓝根、淡竹叶、桃仁、陈皮、藏红花、鸡血藤等。

图为淡竹叶。绘/于继东

再者,也可以功效来命名。比如能活血调经的益母草,能明目的决明子、千里光,能治骨折的续断、碎骨补,能祛风解表的防风,能乌发的何首乌等。此类药名还能给患者心理安慰,有益于疗病。

图为防风。绘/于继东

另外,草药颜色也是命名依据。比如白芷、白薇、青黛、青葙、紫菀、紫草、黄芩、红花……造物主还给了世间生命以芬芳,所以还有麝香、乳香、沉香等药名行世。

图为青黛。绘/于继东

人名也可做药名,一般有典故。如徐长卿,就是一味能解蛇毒的无名草药,相传唐代有名医徐长卿,因用它治好了唐太宗的病,唐太宗遂给草药赐名为徐长卿,以示纪念。除此外,刘寄奴、使君子、王不留行、杜仲、杜衡等也都是以人名作药名。

图为使君子。绘/于继东

药名如此诗意,无怪乎很多文人为它吟诗赋词。

相传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新婚不久,便赴前线抗金杀敌,疆场夜静,思念远方夫人的辛弃疾给妻子写了一篇《满庭芳》,通篇以药名点缀而成: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

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图为当归。绘/于继东

词里共嵌入了24味中药: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黄、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据说他的妻子收到信后,也以药名回书,以表思念。

图为菊花。绘/于继东

不只文学大师精通药名,民间以中药名拟就的对联、诗歌也多不胜数。连小说也来凑趣,如《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就有一首唐僧抒发情怀的诗,诗曰:

“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

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选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荆芥、伏苓、防己、竹沥、茴香9味中药。暗含了西游记里很多情节,如王不留行指的就是唐太宗排驾亲自为唐三藏饯行,并与众官把他送出长安关外。

图来自网络

药名入诗、联、词等,都是直接把药名嵌入,而古人对药名的玩味远不止于此。比如药谜,让人去猜,哪怕不了解中药,也能在猜的过程中体会到药名的韵味,如奔流到海不复回——泽泻;万水归川——胖大海;条条大路无阻挡——路路通;应该回来了——当归……

图来自网络

中药药名,不仅包含天地间的自然美,还有国人的参悟。千百年来,先人们将诗意赋予中药,哪怕它如今饱受争议,瓦罐温火慢煎,药香氤氲,药名的韵味仍历历可寻。

那么多的中药药名,风物君诚难一一呈现,

相比翠花、小明,它们实在是太赞了!

好想回到二十几年前,

让爹妈在取名前先看看中药药谱,

虽说取名有“女诗经,男楚辞”的传统,

但中药药名美得这么脱俗,

为何不选个喜欢的给孩子备着呢?

资料与图片来源:

《中华遗产》年第4期及网络

编辑整理/风物君

?END?

本文由地道风物(didaofengwu)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jg/5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