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药葶苈子

葶苈子

别名:大室、丁历。

鉴别要点

南葶苈子呈长圆形略扁,长0.8~1.2mm,宽约0.5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1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气微,味微辛、苦,略带黏性。

北葶苈子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味微辛辣,黏性较强。

炒葶苈子形如葶苈子,微鼓起,色泽加深,有油香气。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大寒。归肺、膀胱经。

用法用量3~10g,包煎。

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生品长于利水消肿,宜于实证,降泄肺气作用较强。炒葶苈子药性缓和,免伤肺气。

使用注意凡肺虚喘促、脾虚肿满、膀胱气虚及小便不利者,均当忌用。

治病验方

●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熬令黄色,捣丸)9g,大枣9g,水煎服(原方出自《金匮要略》)。功效:泻肺行水,下气平喘。适用于痰涎壅盛,咳喘胸满。

●己椒苈黄丸:葶苈子30g,防己30g,椒目30g,大黄30g,蜜丸,每于空腹服9g,每日2~3次(原方出自《金匮要略》)。功效:利尿通便,分消水饮。适用于水饮停于肠间。症见腹满,口干舌燥。

养生偏方

●治老年性咳喘:葶苈子5~10g,太子参15~30g,大枣10g,随症加减,加水适量煎服。

●治心力衰竭:炒葶苈子粉10g,早晚用米汤或红枣汤送服,每日2次,待尿量增多,水肿减轻后,剂量减为5g。









































北京中科白癫疯
北京中科白淀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jg/4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