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乙肝病毒携带者达3.5亿人。我国约有万,现症乙肝患者万。慢性乙肝及其并发症是乙肝患者主要致死因素:
?每年有>9%的慢性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
?每年有>5%的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癌;
?每年有>35万人死于慢性乙肝并发症如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等。
HBV感染后根据机体免疫反应可出现急性乙肝、HBV携带者、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是严重的进展性疾病,临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随访研究表明,5年肝硬化累计发生率为8%~20%,近年来,全球肝癌平均发病率升高,已升至第5位最常见肿瘤,约占全球所有癌症的5%。
01
NEWS
乙肝病毒是什么样子的?
完整的乙肝病毒(HBV)是一个只有鸡蛋百万分之一大小的颗粒,由外壳和核心两部分组成。外壳第一层含乙肝表面抗原(HBsAg),第二层含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核心部分含HBVDNA和DNA聚合酶
02
NEWS
乙肝怎么发病的?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了。一般来说,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在肝脏驻扎,其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损伤,只是摄取肝脏中的营养以此生存,并不断复制,病毒的抗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来识别,从而对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发生攻击和清除,引起免疫性肝损伤。
正常肝组织
慢性肝炎轻度(汇管区炎症和碎屑样坏死)
肝纤维化(桥接样坏死)
肝硬化(融合性坏死、假小叶)
03
NEWS
患乙肝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1.急性肝炎:主要症状为全身乏力、厌食、腹部不适、少数人有恶心、呕吐症状,无黄疸或轻度黄疸,检查可发现肝肿大,压痛、脾肿大、少数病人有肝区不适,以疼痛为主。
2.慢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肝病毒携带而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称为慢性肝炎。依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依据HBeAg阳性与否可分为HBeAg阳性或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抗病毒治疗。
1)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2)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腹部不适、尿黄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肝功能反复或持续异常,白蛋白降低。
04
NEWS
什么是乙肝两对半、大三阳、
小三阳、小二阳?
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主要有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HBVDNA定量检测、肝功能化验,根据临床需要还可以做其他必要的检测。在乙肝的三大抗原-抗体系统中,由于HBcAg包囊在病毒外膜中,血液中不存在游离的HBcAg,需用去垢剂去掉病毒外膜后才能检出,因此不作为常规检测项,而其他各项均可在血液中检测到,故俗称“两对半”检查。
乙肝“两对半”检测可有20多种表现形式,已知有大三阳、小三阳、小二阳,我们且把这些叫俗称,因为在医学上是没有这样的称呼。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是第三项HBeAg是阳性还是阴性。由于HBeAg是病毒复制、传染的标志之一,所以有些人就认为大三阳患者一定就比小三阳患者严重,而小三阳病情静止或轻微。但随着HBVDNA检测技术的发展,发现小三阳、小二阳患者人群中有些是病毒变异的HBeAg阴性慢性乙肝,而我们知道HBeAg阴性慢性乙肝的病情是容易进展的,也是临床难治性肝病之一。
05
NEWS
为什么要做乙肝病毒的DNA检测
乙肝“两对半”检查只是反映人体感染HBV的表现形式,它不能直接深入地揭示HBV在人体内的复制和致病情况,而HBVDNA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HBVDNA在患者体内的消长。血清HBVDNA是病毒复制、传染的直接标志。对于血清HBVDNA检测,目前实验室多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其敏感范围为~拷贝/毫升,≤拷贝/毫升为阴性,>拷贝/毫升为阳性,≥拷贝/毫升为病毒高载量。但不同检测方法参考值会有不同。HBVDNA定量检测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它的意义在于:①直接反映HBV复制水平,可用于乙肝早期诊断、传染性判断、抗病毒治疗的选择标准和疗效考核;②能提示有HBV的基因变异,尤其是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有重要意义。
06
NEWS
除了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DNA检测,
还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肝功能检测意义:
上面介绍的主要是病毒学的检测,那么我们怎么知道肝脏有没有损伤呢?肝功能检查就是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探测肝脏损伤,推断肝脏病理状态,并有助于查明原因、决定是否采取抗病毒治疗以及判断预后等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测手段。
2.甲胎蛋白(AFP)检测意义:是人体胚胎时期血液中含有的一种特殊蛋白,出生后其浓度会降至低水平。某些癌细胞,如肝细胞癌(HCC),也会制造AFP,使它在血液中的浓度升至高水平。但需要鉴别的是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时AFP也会增高,一般不超过2个月,当肝功能好转后AFP逐渐降至正常。因此肝硬化患者在怀疑肝细胞癌时需要对AFP升高的幅度、持续时间、动态变化及其与ALT、AST的关系,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B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3.肝纤维化血清检测意义: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查对肝纤维化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缺乏特异性。检查包括: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其中HA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敏感性强。
4.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对肝、胆、脾进行彩超、CT和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鉴别诊断和监测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进展及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如肝癌等。彩超检查因其简单方便、安全经济,是目前肝脏影像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手段。
5.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肝活检,是通过肝穿刺针穿取少量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它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金标准
07
NEWS
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
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以充足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坏肝脏的药物。
慢性乙肝的治疗措施:
a.包括抗病毒、
b.抗炎保肝、
c.抗肝纤维化、
d.免疫调节、
e.对症治疗。
08
NEWS
乙肝预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