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第五十三篇由傅玄之名言,浅论防己茯苓汤
晋朝哲学家傅玄曾有名言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一个人会有多面性,通常表现有善有恶;而善与恶的表现,往往是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关,即其生活环境的好和坏决定其善与恶的表现。这,应该说,是对的。在这里,我们不多谈其哲学与社会学意义,只谈此理在中医学上的体现。一些中草药,其性味归经,其功能效用,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高明的中医师就会利用其配伍方法,也可以说是运用“近来者赤,近墨者黑”的“普遍原理”,来“激发”或“遮避”这种药物的某一方面功效,以利于很好地施治。张仲景先师就是擅于此道的高手。下边,我们举例来说明。我们且来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24条: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方:
防己三两 黄耆三两 桂枝三两 茯苓六两 甘草二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这是一条有关皮水病的论治。水上的病,一般情况下,我们是要责之于脾、肺、肾三脏的。因为脾、肺、肾是“水之三脏。”如果是水之外层的病,考虑脾或肺;深一层的,加上肾脏。这,是常识。皮水,顾名思义,即水湿停滞于皮肤,这应该是水之外层的病。我们当然会考虑脾与肺的问题。脾阳虚损,脾运化水湿功能受损,水湿不行,脾主四肢,水湿浸淫四末,就会“四肢肿”。同时,也由于肺气不足,肺行表层水气力量不足,也是导致四肢肿的原因。也许有朋友会问了,是先有脾气不足,或是先有肺气不足的?这,要因人而异。有些人,先天肺脏功能不好,不有可能会是先有肺气不足,进而影响到脾的。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也有。但多数情况之下,是先脾胃功能受损,脾阳虚损了,脾气不能上扬,肺受水谷精气不足,而导致肺气授损。脾阳不足,肺气不足,是导致皮水的关键因素。因为水湿在皮肤中停滞不行,脾气肺气皆会勃发在表之正气,此正所谓:“敌不犯我,我不犯人;敌若犯我,我必犯人”,人体正气必将在四肢与水湿相争,争而动,四肢就聂聂动了。聂聂,是微微的意思,微微动了。怎么办?我们看仲景先师用方,防己茯苓汤。
下边,我们重点分析这个防己茯苓汤之方义,从而认真体会仲景师用药是如何运用“近朱者赤,近墨则黑”的原理,来适当配伍,以此“激发”其药物在此道方中,我们所需要的药力功效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方子用药的精构妙意。
我们来看这三味药,一曰防己,二曰黄芪,三曰桂枝。邓中甲先生在讲玉屏风散时,曾说玉屏风散中三味药,防风、黄芪与白术,防风是一个小卒子在外巡逻,扫荡或不让风邪入侵;黄芪则是在人体“边境线上”竖起了一道篱笆来阻风邪;白术是在体内鼓荡阳气,补给边境线上的力量(注,这是笔者依据邓先生所讲而概括出来的大概意思,不是邓老原话)。玉屏风散是后世医家的方子,如果我们深究其用药之妙意,应该是学习仲景先师的。为什么?大家来看防己茯苓汤这道方子的三味药,防己功能也有祛风,可以看作是在外巡逻的小卒子;黄芪功效有固表阳,是一股边境线上的力量;而桂枝功效有助阳通阳,是在人体内补充阳气的。玉屏散之用药之奇构与之有异曲同功之妙哉!
当然,以上这一点,只是仲景师用药之些微妙处,更大的妙处,在这首方子里,则是让这些药物“听从”先师调配,更多地发挥其在方子中,仲景师先急需要之药力功效!不是么?我们且来看——
1、防己。这味药,其功效有祛风止痛,利水消肿。前边我们说过仲景用此祛风之功,当然那是很小的。仲景师在此方中,让防己与茯苓相配伍,更大的用意是“激发”其消皮水,消水肿的功效。这一点,正如刘渡舟老解金匮时所言:“方中防己、茯苓通行皮表,渗湿利水,导水下行”也。也就是说,防己+茯苓,更多的是取防己消皮水之功也。让防己更大地发挥其消皮肤水肿之功力。
2、黄芪。上边,我们也谈过,这味药有固表阳之功,但仲景师在这道方子中,让黄芪与茯苓相配,则是取黄芪健脾益肺之功也。怎么讲?茯苓是先行祛湿,湿已除,气自行;黄芪再行补气,更补得无碍,进补得力也。黄芪+茯苓使得黄芪之所补气更善行也,从而起到健脾益肺之功。
3、桂枝。这味药,当然有通阳助阳之功效,上边咱们也谈过此用。但大家不要忘了,桂枝也有发表之力。仲景师此处,取桂枝+茯苓,其意正如《金匮要略心典》之所云:“桂枝得茯苓,则不发表而反行水,且合黄芪、甘草,助表中之气,以行防己、茯苓之力也!”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同是一味药,因为仲景师巧妙利用其配伍,从而激发出此药物在某一方面的药力药效,正此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偏性”的突现,并为我们所用也。这时,我们再来看防己茯苓汤这道方子,虽然君药是防己,然而茯苓却在方中用量最大,用到汉代六两,合现代90克之多,为何?其“配角”身份多重,非但要配防己突出其行水之功,还要配黄芪行其健脾益肺之力,更要助桂枝以行水之效,皆是要发挥其影响力的,是故用量巨大也!
/8/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