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节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息,了解时令特点是为了更健康地生活。为此,“复旦上医”特邀专家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在“节气“专栏中,来自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的康云老师将陪伴大家走过24节气,每个节气还会主推一款专属植物哦!
撰稿人康云
复旦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物学系,讲师
研究方向
中药原植物和药用植物的经典分类学与群体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豆科黄耆属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的系统学研究
「大寒」节气
大寒,意味着我国多数地方天气寒冷到了极致。地面上也许冰天雪地,但地下却是另外一番情形。地下封藏的热量,在小寒大寒达到极大值。对于多年生植物来说,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有相当一部分将被输送到地下的根部储藏起来。地下没有阳光,也没有叶绿体,植物在地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由于小寒大寒时,地下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也有充分的营养储备,植物可以进行另外一种转化活动,将一部分营养物质转变成自己的根,完善自己的根系。植物的根发育得好,地上茎、叶的生长,以及后期的开花结果才有基础和保证,这就是“根本”。
根是植物的本,人的后天之本是脾胃(先天之本为肾)。《韩非子·解老》载:“上不属天,而下不著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植物的根系充分发育的时候,人的脾胃功能也是处于最佳的状态,所以,我国人民有在冬季进补的习俗。脾胃在五行当中属土,土的转化功能要好,土里应有充足的阳气,同理也适用于脾胃。
对于因脾胃阳气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可以选用牛肉,加上食盐和一些温热性质的调料,如胡椒、荜茇、陈皮、草果、缩砂、良姜、生姜汁和葱汁,腌制两天后取出烘干制成牛肉脯,随时取食,能健脾开胃,益气血,强筋骨。
人身也有木火土金水五气,金气非清凉不降,木气非温暖不升。脾胃虚寒,腹部寒痛,或者产后腹痛,就是腹部不温暖滋润,肝阳下陷,生气下陷病寒。温暖腹部,为即将到来的春季升发做准备,可选用张仲景之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味甘性热,肉质肥美,为血肉有情之品,能补肾阳、补益脾气、温补中焦,开胃健脾。当归生姜羊肉汤是非常好的补虚药膳,特别适合虚劳羸弱、腰膝酸软之人,常人也可服用,注意外感时邪或内有宿热者忌食,孕妇不宜多食。
冬季也不能盲目的一味进补,需要注意食物性味的平衡。冬季人的胃口偏好,容易因积食而产生内热。萝卜性凉,能平衡内热,更重要的是,萝卜有疏通的作用,能清除肠道内的郁积的垃圾,所以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提醒人们注意饮食均衡。
大寒节气和腊八节接近,有的年份二者就是同一天。民间习俗不管是吃糯米食物还是喝腊八粥,都有温补之意,为立春阳气的升发做准备。
节气植物推荐
腊梅
Chimonanthuspraecox(Linn.)Link
重点特征
落叶灌木,高可达4米。幼枝截面呈方形,老枝近圆柱形,有皮孔。鳞芽通常着生于第二年生的枝条叶腋内,芽鳞片近圆形,覆瓦状排列,外面被短柔毛。叶纸质至近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到25厘米,叶上表面深绿色,有硅质微毛,叶背淡绿色。
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痕腋内,先花后叶,芳香;花蕾多数直立向上,花开后向下;花直径2到4厘米,花被片15到20枚,黄色,外部的为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螺旋状着生,从外向内逐渐增大,内部的1到2层渐短,带紫色;雄蕊5到7枚,长约4毫米,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向内弯;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
果托近木质化,坛状,长2到5厘米,直径1到2.5厘米,口部收缩。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药用价值
本种冬季开花,香气袭人,适宜庭院栽培,是冬季插花、盆景的好材料。花、叶、根皮都可入药,有解暑生津、活血解毒的功效,花还可以食用。果实古称土巴豆,有毒,可做泻药。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栽培,我国华东、华中、西南地区和陕西都有分布。
诗中寻「梅」
篱菊抱香死,化入岁寒枝。
——南宋·戴复古《腊梅二首》
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
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
——宋·郑刚中《腊梅》
垂垂瘦萼泫微霜,剪剪纤英锁暗香。
——南宋·范成大《次韵汉卿舅腊梅》
腊梅好好花枝閒,官亭楚楚岁事阑。
——宋·林亦之《奉酬监镇梁丈所惠腊梅之什》
一冬不被风吹落,却讶江梅易断肠。
——南宋·何应龙《腊梅》
朔风吹同云,万木不敢芳。
黄衣何许仙,窈窕未离房。
——宋·张嵲《腊梅》
紫烟破萼缀蜂房,薇露浓薰冉冉香。
——宋·曹勋《送腊梅与曾谹父》
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
——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
康老师
找找看:本种上海地区广泛栽培,复旦校园常见,在各个校区可闻香寻腊梅。
更多冬季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