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名师陈孝伯经验方防芪地黄汤

处方组成

汉防己15~30克,生黄芪15~30克,熟地12克,淮山药12克,山萸肉10克,泽泻12克,白茯苓15克,丹皮12克,丹参15克,卫矛15克。

主治功效:

益气养阴,化瘀利湿。主治肾实质性高血压。

方解旨要:

肾实质性高血压其病因病机与原发性高血压有所不同,该病临床表现大都有不同程度的浮肿和眩晕等症,属祖国医学的“水肿”、“眩晕”等病范畴,其发病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和肝肾阴虚,标实是由于水湿,湿热,血瘀、肝风等因素。故临床上根据气阴两虚、水湿血瘀的病机来辨证施治,采用益气养阴、化瘀利湿的法则,以仲景的益气利水之“防己黄芪汤”合钱乙的滋补肝肾之“六味地黄汤”,二方加减组成“防芪地黄汤”为基本方进行随证加减治疗。方中主药黄芪益气固表,有利水消肿之效,汉防己祛风行水,两者合用,益气利水,有相得益彰之功;熟地黄滋肾填精,山萸肉敛阴养肝,淮山药益气补脾,泽泻泄肾水,丹皮泻肝火,茯苓渗脾湿。“三补”与“三泻”相反相成,共奏补阴利水之效。加丹参、卫矛以加强化瘀通络利水之功。方中绝大部分药物都通过药理实验研究,对血管有直接及反射性舒张作用,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和利尿作用。多年来对肾性高血压临床观察疗效显著。

临证加减:

凡肾气不足、下焦阳虚形寒肢冷者加熟附块9~15克(先煎)、肉桂3~5克(后下)以温补肾阳;若脾肾阳虚水肿甚者,加炒白术12克、川牛膝15克、车前子15~30克(包煎)、天仙藤15克,以加强健脾利水和降压之功;阴虚火旺,小溲涩痛者加知母12克、黄柏12克以滋阴降火;肝阳偏亢、头晕痛剧者,加生石决明3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

用法

1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一文整理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cf/7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