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千年前的痛风古方,只要能对证,至今仍

对于痛风的治疗,中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现代医学来看,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过高,沉积在关节或其邻近组织引起;从中医理论分析,血热而又感受外寒、湿邪,血凝气滞,经络不通,以致四肢百节、上中下走痛,而其病理特点在于“浊瘀滞留经脉”,治疗当泄浊祛热毒。丹溪痛风方即是反映以上中医痛风治疗思路的经典方剂。该方出自金元中医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以苍术、羌活、威灵仙、防己、桂枝、白芷祛风湿,黄柏、胆南星、神曲、龙胆草祛痰热,川芎、桃仁、红花行瘀血,诸药合用,散风邪以温通,泻蕴热以清泄,行瘀滞以祛肿痛,不失为治疗痛风的千古名方。虽然该方至今已逾千年,但中医认为,只要能对证有所侧重,在该方基础上加减应用收效也颇显著。一项从年开始的对丹溪痛风方开展的临床研究,对痛风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证候、主要化验指标、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及1年内复发次数方面进行观察,证实了丹溪痛风方的有效性。丹溪痛风方重视胆南星、苍术、黄柏在方中的作用,中医认为胆南星燥痰散风,苍术祛湿,黄柏清热,用量宜重,当推为主药。胆南星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善治风痰肿痛,用量可至12克。黄柏泻火,燥湿,解毒,“有泻火为补阴之功”(朱丹溪语),故重剂用之。因火热之盛,虞黄柏泻火之力不逮,方中还配用了龙胆草。热痛甚者,加用知母、忍冬藤等清热,甚者用银花、秦皮、紫地丁;用山慈菇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苍术功擅燥湿健脾,祛风辟秽,与胆南星同用,可使燥湿祛痰的作用得到加强;与黄柏同用,善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足膝红肿热痛,三药配合,清热、燥湿、祛痰,是其方发挥良效的基础。痛风的发病“血受热自沸腾”也罢,“热血得寒瘀凝涩”也罢,其病已涉血分,多痰瘀交阻,故在用胆南星、苍术祛痰燥湿的同时,配用桃仁、川芎、红花活血去瘀,俾痰去瘀行,胶结得以松解,可使疼痛缓解,病程缩短。对于经久不愈者,中医还加用活血攻下的泽兰、川牛膝、地鳖虫、地龙、水蛭等。痛风多肿痛,处方中用防己以行水逐湿,但毕竟力薄,临床视病情况配用苡仁、土茯苓、泽泻,以及虎杖、鸭跖草等泄浊之品,并用大黄通腑,使血尿酸降低,疼痛缓解。中医强调,不能一味利水,要注意清化,用药如苍术、萆解、蚕砂、秦艽等,且要注意与活血药、清养药的配伍使用。痛风兼肾结石者,宜选加金钱草、海金沙、芒硝、小蓟、白茅根、石韦通淋化石,还可配用有碱化尿液和促进尿酸溶解作用的青皮、陈皮等。丹溪痛风方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祛风:羌活祛百节之风,白芷祛头面之风,桂枝、威灵仙祛臂胫之风。祛风药有温行流散的作用,有助于解除“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等发病因素,也体现了“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的治疗主张。临床应视疼痛部位的不同,选取相应的祛风药物;使用祛风药的目的在于流散结滞,用量宜轻不宜重。痛风方中用了神曲,虽说消中州陈积之气,但于顾护胃气有一定作用。治疗痛风药,除燥湿药温辛与胃不相忤外,清热、泄浊、祛瘀类药,对脾胃运化功能都有一定影响,故中医重视神曲的应用,强调用薏苡仁、陈皮、炒山楂等健脾养胃,胃阴虚者配用石斛、生地、百合、北沙参等。本病后期,有胫骨酸软,神疲乏力,足底痛,足心热,盗汗等阴精亏虚的表现,应选用熟地黄、枸杞子等调补。

更多精彩推荐:

痛风痛风一疼起来真要命,教你猛降尿酸小绝招,从此痛风不复发!

喝茶治痛风?医生提醒:常喝2种茶,尿酸轻松降

痛风不用西药,尿酸从降到,只用了20天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cf/43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