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图,欠曝,这时候的白玉比实际可能灰暗一些,但参考烟标,还是可以感受到实际的白度的
因为烟标也偏暗,高光部分的每一点细节都是清晰的,没有一点过曝,这时候的照片最能反映真实
第二张图,曝光量基本正常,烟标有点点偏亮,但高光部分的细节还是没有丢失,这时候的照片仍然有参考价值
第三张图,明显过曝啦,烟标高光部分细节丢失,但这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呢?
嘿嘿,玉显得更白啦
第四张图和第三张是同样的曝光量,但把烟标挪了个位置,放在阴影里,这样烟标没有过曝,看起来是很正常的照片
但这样的照片里,烟标的存在仍然是毫无意义的
另外之前有朋友在M帖子里说为什么碧玉也要用烟标,也顺便解释一下,烟标不只是用来参考白度的,在拍一些容易偏色的东西时,烟标可以反映出是否偏色,前提是照片没有PS过,没有使用某些相机的鲜艳模式,如果拍照时的光线造成照片偏色,有时会影响照片中物件的真实颜色,放上烟标,可以比较出来的
当然,某些因为颜色而容易引起争议的物件,比如大红大绿大紫的玩意,可能还需要别的参照物呢。
很多玩玉的人都喜欢白,那么如何看白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关于和田玉的白度很多玩玉的人也并不喜欢过多的说什么,因为对于白度的看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你可能觉得已经到了一级白,但有人却认为至多1.5级白,这就是一个问题。那么到底怎么算一级白、二级白,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和田玉的白度到底要如何去看呢?
和田玉这行有“色差一级、价差一倍”之说,所以白度也是很重要。讨论和田玉的白度,首先要明确好范围。就品种上说,应该是对白玉而言,其他青玉、碧玉、墨玉自不在此列,青白玉意义也不大;就产地来说,应该是对籽料而言,俄料、青海料产量大,白度好的多,在这里讨论没有意义;就玉质来说,应该是对玉质上佳、或者说至少玉质要不错的玉石而言,而不是拿着鸡骨白、串棉、混僵的料子来说白度。闲话少说,先来说说市场上最常用的白度等级。
和田玉的白度等级
一级白、二级白是现在和田玉白度分类的一个时髦做法,我们把这些色标分为五个等级:高白、脂白、一级白、一点五级白、二级白。
(照片效果有偏差)
高白:相对的白度,比一级白还要白的,都能叫高白,冷白。
高白是料子的白度很正,无论在什么光线下看,都不偏色。有人说,高白的白度就是比烟标还白,其实两者并没有可比性。烟标和和田玉的白度光学原理不一样。烟标是不透明的,白度是通过漫反射形成的,而和田玉是半透明的,除了表面光的漫反射,还有折射光、底下所垫东西的透射光等。
脂白:是一种暖色的白,白度可以是一级也可以高于一级,但是一定要加上肉质的感觉,否则都只能说是一级白上或是一级白。至于肉质,那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照片效果有偏差)
一级白:一眼的白,不带一点点的灰或是青,手没有过度红或是白。
一级白是料子基本上为正白色,有的微微泛些肉红色或很浅很浅的黄色。一级白是视觉上很舒服的料子,白度够,又不那么刺眼,拿在手里有种跟肌肤融为一体的感觉。
(照片效果有偏差)
一级半:一眼是白,但是颜色偏暗,和手掌的色差不明显,注意是暗,而不是灰,但是可以往青里面走,带了一点点的暗淡。
二级白:青白或是灰白,往白里面去,而非往青灰里面去,在手掌上,不明快,已经有闷住或是暗淡。
二级白就是有些泛青或泛灰,但仍属于白玉的范畴。一般对泛青的料子容忍度高一些,泛灰的料子即使白度好一些,看着也总是有些不舒服。
闪青
此外还有一种一级白不到一级半白,都可能带了一丝丝的青气或是灰,所以有闪青,闪灰的说法,但是如果玉质好,老熟的话,青不会太影响到玉的美观,但是灰就有点遗憾了,所以宁青无灰。
闪灰
一级半到二级白,分阶段不是很明显,只能说到了二级的时候,其实都只能说是白玉,但是一定已经青或是灰明显了,都可以直接看出来。
影响白度的几个因素
上面讲了白度的一些等级,但在实际看白时还有很多影响的东西,比如背景、光线、厚度等。
上面两张图片,第一张是47克的籽料。第二张是50克籽料,比47克的要厚出一倍多,从照片上无论怎么看都是第一幅图的要白。
而实际上两块料拿在手上外表是一样白的。不同的时间阳光的色温不同,也就带来拍摄物体的色彩会有略微的差别,不相信就看看上图两块料同时拍的照片吧。
这两块籽料拿在手上从外表看白度是基本相同的,但是透光看却是那块50克的要白,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般来说料子越薄看起来会越白,如果把一块几千克的大料切成几克的小料白度可以增高20%左右,而这两块料50克的比47克的要厚出一倍多,但透光看时反而是50克的要更白。为什么会这样呢?
仔细来看外表,50克正面的毛孔几乎细到看不出,只有一层壳包着的感觉,部分地方带了一丁点皮沁,脂份内敛;再翻过来看背面,毛孔倒是看得出,但非常缜密、细腻、均匀,顶部的裂隙中沁入了一丁点金皮,如果料子松一点,皮会沁得更多,拿在手上盘一盘,手感特滑,有一点像玻璃一样滑滑的感觉。这说明料子非常细。虽然47克的料也很糯很细,但紧密度无法与50克相比,很多时候,一块料子越紧越不容易显白,料子越松外表看起来越容易显白!
一般来说,白玉切薄之后都会翻白,但翻白的效果是不同的,色偏青的翻白效果会较好,切薄后白度会提高不少的,但偏灰的虽白度也能提高些,但提高的不多。另外较致密的料切薄厚翻色一般也会较好。
此外,一般带皮籽料的白度会略显低些,当你把子料的皮去掉后白度也会提高不少的,即便那块料只是局部带皮也是会有这个效果的。皮色越深去皮翻白效果越明显。
抛高光的山料
籽料的打磨过程也能脱去一小部分的颜色,特别是对于料细偏青的玉料。另外不同的打磨抛光方式脱色效果也是不同的,抛高光的白度提升较多。所以你两件玉器比较白度的时候,还要把抛光的因素考虑进去。了解更多和田玉知识添加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