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一:清热除湿汤
组成:防己6克,云苓15克,泽泻6克,赤小豆0克,地龙15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黄芪12克,鸡血藤18克,桂枝10克,仙灵脾10克,甘草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中心性视网膜炎。李纪源老师用此方治疗66例79只眼,治愈72只眼,显效4只,好转2只,无效1只。
处方二:滋阴加味汤
组成:北沙参20克,麦冬10克,生地黄15克,当归8克,枸杞子15克,川楝子12克,密蒙花12克,白芍15克,草决明12克,郁金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中心性视网膜炎。一般连服10-15剂后,视力开始上升,连服2个月见愈。
处方三:滋肾明目汤
组成:熟地10克,山萸肉10克,怀山药0克,白茯苓10克,泽泻20克,牡丹皮10克,车前子0克(包),川牛膝10克,石决明15克(先煎),磁石15克(先煎),密蒙花10克,杭菊花10克,甘枸杞10克,谷精草10克,决明子0克,菟丝子10克,肉苁蓉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用法:水煎次,分次服,每日1剂,0剂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湿,滋肾明目。主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善后:原方制丸服。
医案:范某,女,51岁,干部。视物变形变大,伴头昏、目胀,渐进加重1年余。医院诊断为脉络膜视网膜炎,治疗效果欠佳,近感病情加重,故来求中医治疗。投本方10剂,患者视力显著改善,血压由原来/90mmHg降至10/88mmHg,原方继服,共用0余剂。之后原方制丸服,将近半年,医院眼科复查,眼底黄斑区水肿消退,少许色素游离,中心凹光反射出现,视力基本恢复。
按语:本病是以视力模糊、视物变形或变色为主的视网膜病症。病因可由感染、中毒、代谢障碍及营养缺乏等原因所致,亦可由视神经炎发展而来。本病属中医“视物变形”、“视物变色”范畴,为精气不足、目络失养,或虚夹气郁,或血溢络外,或中邪瘀湿阻滞,视衣津液输布失调所致的内障类疾病。用雍履平老师组方滋肾明目汤治疗,阴虚阳亢之症,经滋养肝肾,使木得水,又散风热,活血化湿,使邪浊得以消解,目络清旷,屡取较好功效。
处方四:通脉汤
组成:当归15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水蛭克,地鳖虫6克,地龙15克,木通9克,刘寄奴9克,山甲10克,丝瓜络9克,路路通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取酒20-0毫升,与药液同服,作为药引;若用童尿中段0-40毫升与药液同时温服,效果更佳。
功效:主治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暴盲)。
医案:何某,男,70岁。左眼突然视物不清2天,伴头目胀痛,口苦,眼涩,舌红紫黯,边有瘀点,视网膜视乳头呈高度白色混浊,黄斑区出现红色斑,动脉缩小变白,诊为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暴盲)。在医院治疗月余不效,故来求治。投本方治疗1个月,视力提高到0.8(矫正)。
说明:此为李纪源验方。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书号:ISBN-7---
售价:元亲仁书屋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