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先生从不随意发问,而是根据脉、色、舌象,有了初步的判断,有了某一方证的初步诊断,为了进一步确定,或者与其他方证做出鉴别,才进而问诊。
如患者胸胁痛,他会问病人口苦不苦?
如口苦,则可以初步确定为小柴胡汤证。
接着问大便稀不稀?
如大便稀,则是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如大便干,则可能是大柴胡汤证或柴胡加芒硝汤证。
再如望色,刘渡舟先生很重视望色,经常会习惯性地抬头望一下病人,如面色发黧黑者,则会诊为“水气病”或“水饮”病。
如一石姓男子,先生抬头一看,见其人面色黧黑,就问:
“你胃脘堵不堵”?“口渴不渴”?“心烦不烦”?
病人回答:胃有时堵,口渴,心烦。
刘渡舟先生就告诉我们,这个病人是支饮,木防己汤证,为其处木防己汤。这些“诊”的心法,只有跟诊,才能真正学到手。
另外,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在问诊方面,刘渡舟先生最具特色的是:
不管什么病,首先,必问:
口渴不渴、口干不干、口苦不苦。
其次,必问大便稀不稀、大便干不干。
问清楚口感与大便,就基本上把握了证的寒热虚实。
康某某,男,45岁。年8月5日。
肝硬化腹水,腹大如鼓,胀满难忍,大便稀。
舌红,苔薄白。
处方:红人参12g、白术12g、干姜15g、炙甘草10g、制附子12g。7剂。
刘渡舟先生开完处方后提问并自答:“肝硬化腹水为什么用附子理中汤?(言下之意:为什么不用利水方?)
这个人一是大便稀;二是腹满。
太阴病主证为腹满。
《伤寒论》第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第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四逆辈。’
上方就是理中合四逆汤。
不能见腹水就利水,见腹胀就行气。这是太阴病。”
刘渡舟先生的“抓主证”之说,包括抓六经提纲证与抓方证两个方面。
临证须首辨六经,再辨方证。
学习散打,拒绝花架。
苦练内功,专注实战。
——尤虎
中医学最大特色“辨证论治”竟然是个“怪胎”?(内含视频)
经方用量千古之谜与快速起效的关键(含视频)
日本汉方“我们查了查中药张仲景的方子,多种,没有一个治新冠肺炎的……”
用经方思维如何治新冠罕见后遗症“舌头大到嘴装不下”(内含视频)
用经方思维思考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含经方AI辅诊结论与膏方视频)
解开千古之谜!《伤寒论》版本最新研究(内含视频)
用经方思维解读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更年期案
用经方思维解读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食道癌案
用经方思维解读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治胃癌案
医圣仲景经方不好使?其实都写在原文里
用经方思维解读彻夜不眠医案3则
以黄疸案1例复习经方相关原文
用经方思维解读顽固性失眠医案1则
用经方思维解读名医快速退烧案1则
历代名医诊病绝招之脉诊辨虚实
用一张表格全搞定!国医大师辨证秘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