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的乙肝解读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index.html
指导老师:尹麒龙演讲:王志博PPT制作:徐浪资料收集:康鉴、王江浩、陈大宇乙肝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肝衰竭、肝硬化及肝癌。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60%和80%。HBV属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kb,为部分双链环状DNA。其基因组编码HBsAg、HBcAg、HBeAg、病毒多聚酶和HBx蛋白。HBV的抵抗力很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但65°C10h、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对0.2%苯扎溴铵及0.5%过氧乙酸敏感。

0

1

形态及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及生物学特性1.大球形颗粒:又称Dane颗粒,是完整的感染性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外衣壳由脂质双层与蛋白质组成,镶嵌有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和少量前S抗原。病毒内衣壳是直径为27nm的核心结构,其表面是乙肝核心抗原(hepatisBcoreantigen,HBcAg),核心内部含有DNA、DNA聚合酶和蛋白酶。血液中检出Dane额粒标志着肝内病毒复制活跃。2.小球形颗粒:是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常见的颗粒,其直径22nm,成分为HBsAg和少量前S抗原,不含HBVDNA和DNA聚合酶,无感染性,由组装Dane颗粒时产生的过剩病毒衣壳装配而成。3.管形颗粒:成分与小球形颗粒相同,直径22nm,长~nm,由小球形颗粒连接而成。

0

2

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HBV含4个部分重叠的ORF,即前S/S区,前C/C区、P区和X区。前S/S区编码大、中、小3种包膜蛋白;前C/C区编码HBeAg及HBcAg;P区编码DNA聚合酶,具依赖DNA的DNA聚合酶、依赖RNA的DNA聚合酶、反转录酶和RNA酶H活性;X区编码X蛋白,具有抗原性。

0

3

乙肝临床表现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前期多数无典型的临床表现,中后期可常感觉到乏力、下肢水肿,疲劳,失眠等症状。2.消化道症状: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3.黄疸: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呈浓茶色等症状。4.肝区疼痛: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常出现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症状。5.肝脾肿大:由于病情进一步发展,乙肝患者肝脏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出现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进而发生肝脾肿大症状。6.肝掌、蜘蛛痣:少数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出现手掌表面充血、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压痛感等症状。7.皮肤表现: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

二、乙肝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1.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

乙肝两对半是检测血液中HBV的血清学标志,依次为:

(1)乙肝“大三阳”“大三阳”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此种情况下HBV-DNA往往阳性,具有较强的传染性。(2)乙肝“小三阳”“小三阳”是肝脏组织中的HBV多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循环中的HBV-DNA多呈阴性。如果HBV-DNA含量呈低水平,提示HBV仍处于活动性复制。

HBV免疫学标志与临床关系较为复杂,必须对几项指标综合分析,可估计感染阶段及临床疾病预后

2.乙肝病毒DNA数量(HBV-DNA)反映病毒复制的情况,是乙肝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指标。3.前S1抗原作为病毒清除与疾病清除的指标;反应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传染的指标;是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4.谷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一般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最敏感,最常用。5.超声波检查检查肝脏形态,辅助诊断早期肝硬化和肝癌。

0

4

实验室检测方法及原理

一、HBsAg采用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兔疫荧光分析法(TRIFMA法)。以单克隆抗-HBS抗体包被反应板,用铕标记抗-HBs.待测样本加入反应板微孔后,样本中的HBsAg与包被于微孔表面的单克隆抗体结合。洗涤后,加入铕标记的抗-HB(抗HBs-DTTA-Eu),抗-HBs-DTTA-Eu与结合在板上的HBsAg反应,在微孔表面形成免疫复合物:抗HBs-HBsAg-抗-HBs-DTTA-Eu.洗涤除去游离的铕标记抗-HBs,加入增强液将复合物上的Eu3+解离到溶液中,并与增强液中的有效成份形成高荧光强度的螯合物。其荧光强度与样本中的HBsAg浓度成正比。通过剂量一反应曲线得出样本HBsAg的浓度值。二、抗-HBs用双抗原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IFMA法),以HBsAg包被反应板,用铕标记试剂(DTTA-Eu)标记HBsAg.待测样本加入反应板微孔后,样本中的抗-HBs与包被于微孔表面的HBsAg结合。洗涤后,加入铕标记的HBsAg(HBsAg-DTTA-Eu),HBsAg-DTTA-Eu与结合在板上的抗-HBs反应,在微孔表面形成免疫复合物:HBsAg-抗-HBs-HBsAg-DTTA-Eu.洗涤除去游离的铕标记HBsAg,加入增强液将复合物上的Eu3+解离到溶液中,并与增强液中的有效成份形成高荧光强度的螯合物,其荧光强度与样本中的抗-HBs浓度成正比。通过剂量一反应曲线得出样本抗-HBs浓度值。三、HBeAg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原理(IFMA法),采用抗-HBe抗体包被反应孔用铕标记单克隆抗-HBe,加入校准品及待测样本后,样本中HBeAg抗原与已包被的抗体结合成抗-HBe-HBeAg复合物,再加入铕标记单克隆抗体与已结合的HBeAg抗原联接成抗-HBe-HBeAg-抗-HBe-DTTA-Eu复合物。增强液(βNTA)将复合物标记抗体上的Eu3+离子解离到溶液中,并与增强液中有效成分形成高荧光强度的螯合物,荧光强度和样品中的HBeAg浓度成正比。四、抗-HBe中和抑制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荧光法,采用抗-HBe抗体包被反应板,加入校准品及被测样本,同时加入定量HBeAg中和抗原,经过振荡孵育,洗板后再加入铕标记的抗-HBe,若标本中抗-HBe浓度高,HBeAg将被大量中和,使最后形成的抗-HBe-HBeAg-铕标记抗HBe复合物减少。增强液将标记在抗体上的Eu3+解离到溶液中,Eu3+和增强液中的有效或分形成高荧光强度的螯合物,荧光强度和样本中的抗-HBe浓度成反比。通过剂量-反应曲线可得到样本中抗-HBe的浓度。五、抗-HBc中和抑制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采用抗-HBc抗体包被反应板,加入校准品及被测样本,同时加入定量HBcAg中和抗原,经过振荡孵育,洗板后再加入铕标记的抗-HBc,若标本中抗-HBc浓度高,HBcAg将被大量中和,使最后形成的抗-HBc-HBcAg-铕标记抗-HBc复合物减少。增强液将标记在抗体上的Eu3+解离到溶液中,Eu3+和增强液中的有效成分形成高荧光强度的螯合物。荧光强度和样本中的抗-HBc浓度成反比。通过剂量-反应曲线可得到样本中抗-HBc的浓度。六、前S1抗原采用双抗体夹心法运用化学发光磁微粒免疫检测法对人血清或血浆中的HBVPreS1抗原进行定性检测。先将样本、PreS1抗体包被的磁微粒和R1试剂混合.样本中的HBVPreS1抗原将结合到PreS1抗体包被的磁微粒上。洗涤后再加入PreS1抗体标记的吖啶酯,形成“磁微粒-抗体-PreS1抗原-抗体-吖啶酯”复合物,再次洗涤去除不与磁微粒结合的物质后,加入预激发液和激发液。磁微粒表面的免疫复合物上的吖啶酯经过激发后发出光子。发光仪光学系统测定样本的相对发光强度(RLU),样本中的HBVPreS1抗原量和系统检测到的RLU成正相关。

0

5

传播途径及预防

一、传播途径

二、预防措施

0

6

干货补充

一、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

二、慢性乙肝的治疗

1.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2.核苷酸类药物:主要通过取代病毒正常的核酸前体或抑制核酸合成酶,阻断病毒核酸的合成,阻止病毒DNA链的延伸,从而对病毒产生选择性的抑制作用。3.常见药物:阿德福韦,拉米夫定三、乙肝抗体滴度1.定义乙肝抗体滴度指的是乙肝表面抗体的浓度。当乙肝表面抗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更有效的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入侵。2.正常值一般情况下,乙肝抗体滴度大于10mIU/ml才有保护作用3.检查原因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滴度的检查可以清楚的知道体内抗体的含量,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注射乙肝疫苗的加强针,这对乙肝的预防有很重要的意义。另外,还有一些人注射过乙肝疫苗后产生抗体滴度很小或者不产生抗体,这时进行乙肝抗体滴度的检测就很有必要。

四、HBV-DNA含量与Pre.S1的关系

[期刊论文]张逸,苏瑞文,陈景连,ZHANGYi,SURui-wen,CHENJin-lian-《广东医学院学报》年4期

五、乙肝病人的生活小贴士

课后习题

1.下列预防乙肝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B.不使用公共剃刀?

C.接种乙肝疫苗?

D.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说话

E.不使用同一牙刷

2.用于乙肝治疗的药物主要是()?

A.乙肝免疫球蛋白??

B.乙肝疫苗???

C.干扰素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D.抗生素

E.阿莫西林

3.HBV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是()

A.PreS1

B.HBsAg

C.抗-HBs

D.HBeAg

E.HBVDNA

4.最常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5.乙肝疫苗的接种程序是()

A.0天、一周、一月?

B.0天、一周、两周??

C.0天、一月、六月????

D.0天、一月、三月

E.0天,六月,一年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jfjj/8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