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乙肝防治形势严峻公众认知度低
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
我国曾被称为乙肝大国,但是经过各方多年努力,特别是国家推行免费乙肝疫苗以来,孩子自出生就需要接受乙肝疫苗接种,这种几乎强制性的疫苗接种政策令我国的乙肝感染率降低了90%左右。但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并不了解乙肝,也并不能有效的防治乙肝。
今年7月28日是第五个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我是第十二个吗”?设计此主题的目的在于向公众传递这一警示:即全球大约12个人中就有1个是病毒性肝炎感染者(包括乙肝和丙肝)。目前,世界各国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接近5亿,占全球人口的1/12。中国是乙肝病毒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每年近30万人因此死于肝脏相关疾病,如肝硬化、肝癌。作为公众,有必要了解及学习肝炎尤其是乙肝的相关知识,真正做好预防及治疗。
乙肝只能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几率低
乙肝一般通过血液传播,但血液传播也分为很多种情况。性行为产生的破损、输血、母婴都是因为血液接触而传播的。因此预防乙肝也应该从这些传播的源头做起。
在我国,婴儿出生的24小时之内就会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接下来的一个月和六个月将完成剩余的两针注射。因此我国目前刚出生就患有乙肝大三阳的宝宝越来越少了。如果普通人在体检时没有查到乙肝抗体,也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目前因为输血而导致的乙肝感染几率越来越低了,这得益于血液安全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但也依然不能排除输血存在的感染风险。及时注射乙肝疫苗,特别是新生儿接种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孩子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可能性。
无症状不代表无肝病出现哪些症状应检查?
我国大概有万人感染乙肝病毒,乙肝患者达到万左右,每年因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死亡的人数有30万之多。
肝脏细胞中没有神经,因此即使产生病变也很难感受到疼痛。很多人没有产生肝脏疼痛的症状,但并不代表没有乙肝或其他肝病,即使是肝癌也有可能不发生疼痛。因此一旦产生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小便发黄、眼睛发黄以及皮肤发黄等等,医院检查是否有肝病。
乙肝及早发现治疗效果好不治疗可能转肝癌
如果乙肝能够被早期发现,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乙肝的早期治疗,就很可能转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这时治疗的难度就非常大了。一旦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肝病,患者的生命周期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能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是不会影响肝病病人的寿命的。
正常交往不会传染乙肝病毒携带者也有传染性
由于社会对乙肝的认知度还不够,使得不少乙肝病人受到歧视。患上乙肝的病人因不敢暴露自己的病情而私自尝试各种偏方,最终往往导致上当受骗或耽误病情。其实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而互相感染的,不会经过消化道传播,也不会通过昆虫传播。因此与乙肝患者一起吃饭、接吻、握手、工作或蚊虫叮咬几乎是不可能传染上乙肝的,市民对乙肝不用谈之色变。
乙肝病毒不能彻底清除治疗有两种方法
目前乙肝病毒还不能完全被清除。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乙肝病毒压制到检测不到的程度,避免病毒对肝细胞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使肝脏以尽量平稳的状态度过以后的生活,患者可以相对正常的享受生活质量。当前公认的乙肝治疗方法有两种:干扰素注射和服用核苷类似物药物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