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汤药祛痹汤和温通消痹汤

祛痹汤

防风、秦艽、川芎、桂枝、独活、续断各10g,麻黄、姜黄各6g,威灵仙、当归、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g。

肢休关节疼痛较剧且固定,遇温痛减·证属寒邪偏盛者酌加肉桂3g干姜3g或熟附子5g;

若患处关节沉重酸痛或麻木,证属湿邪偏盛者,酌加慈苡仁20g,苍术5g或萆蘚10g,防己10g;

肌肉关节红肿热痛,酌加生地黄、赤芍各10g;病程日久,迁延不愈者,可酌加全蝎5g,乌梢蛇10g。

补肾活血,祛风散寒

类风湿关节炎。

每日1剂,水煎,分2~4次服,一个月为1个疗程。

本方以防风、麻黄、秦艽、威灵仙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当归、川芎活血通络;桂枝、姜黄、独活解肢体疼痛;杜仲、牛膝、桑寄生、续断补肾气强筋骨,增强体质,以求在较短时期内祛邪扶正,使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减轻。

温通消痹汤

熟附子、当归、牛膝、木瓜、防己各15g,桂枝、红花各10g,熟地黄20g,鸡血藤、伸筋藤、薏苡仁各30g木香6g。

常用加减:痛甚加生川乌10g(先煎4omin);手腕痛加姜黄、防风、细辛加强活络止痛;

腰酸怕冷加巴戟天、淫羊助阳;

骨骼变形严重加透骨草、寻骨风、自然铜;

脊柱强直加狗脊、杜仲、桑寄生。

祛风,除湿,散寒,清热。

痹证(类风湿关节炎)。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30天为1个疗程。急性期配合熏洗。

《素问·痹病论》“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讲述了病因,治以祛风除湿散寒为主导,所以方中附子、桂枝或者加川乌大辛大热湿经散寒,先煎附子使缓起毒性,附子配熟地黄可去附子之刚燥,又可以缓熟地黄之滋膩,伸筋藤、木瓜、防己、慈苡仁除风祛湿;

痹证与四时之气有关:“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根据四季受邪,部位上分为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可理解为病位的5个层次,借此佐以引经药,或向上,或下趋,或直导脏腑,配以桑枝、羌活导药上行祛风或以独活、牛膝引药下降化湿,或加杜仲、续断、桑寄生入肾,以增强药效;“病久不去者,内舒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舒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舒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舒于肺”。可见痹证与五脏关系甚密,要注意辨别脏腑病机;“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脾主肌肉”,受累多以肝脾肾为主,注意补脾气、益肝肾,故投熟地黄、牛膝、村仲、桑寄生等。

痹证的临床表现,气血不足,经络空虚为发病的内在因素,感受风寒湿热为本病的外因,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为其主要病机,施以红花、鸡血藤、当归、木香、木瓜活血养血,行气通络;还有在治疗痹证稳定期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得湿则通”、“土强可胜湿,气足无顽麻”,除祛风、除湿、散寒、清热外,参以益气和血通络之品,更奏温经散寒除湿止痛之功。

类风湿偏方有没有用?

添加小助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jfjj/6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