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到底是怎么传染的有必要接种吗

爱的家长

前言

我国是世界范围内的慢性肝炎大国,约万人的体内存在乙肝病毒,其中万人是需要治疗的慢性肝炎。这个庞大的数字主要来源是母婴传播所感染。

乙肝病毒很容易在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的婴幼儿体内慢性化,此后或终生携带,或在某个时间突然发病。

什么是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疫苗接种后,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将乙肝病毒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所以爸妈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让宝宝避免乙肝感染。

我国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现在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这都是过去几十年推广乙肝疫苗接种的成果。

今天疫苗君给大家普及下有关乙肝疫苗的知识

1、乙肝会传染?

我们常听到人们说:“别老在外面吃饭啊,容易被传染乙肝呢!”因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有很多,你无法保证餐饮从业人员都是十分健康的,所以那些不得不在外吃饭的人,有些就非常担心自己被传染乙肝,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

很多人认为母亲有乙肝会直接传染给宝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垂直传播,也叫宫内感染。其实除了宫内感染,还有一个方面是分娩期和产后感染。

资料显示,宝宝宫内感染引起的乙肝只占10%,母婴传播很大比例是在产道感染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如哺乳时乳头皲裂等。我们国家慢性乙肝感染者约30-50%都是通过母婴传播。

还有一种情况是父亲有乙肝,结果父亲在跟孩子亲昵的时候搂、抱、亲,传染给了孩子。这种传播比例跟母婴宫内传播差不多,就是患有乙肝的父亲也有可能将病毒传染给孩子,传播率约为30%。

2、哪些人需要打乙肝疫苗

新生儿

出生28天内的新生儿,是最需要受到保护的,他们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最主要对象。不论其母亲是否携带乙肝病毒,都需要打疫苗。

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

儿童防范乙肝的入侵的保护能力也比较弱,所以也需要疫苗接种。

高危人群

乙肝疫苗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乙肝阳性者的家庭成;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注射毒品者等。这些都是高危人群。

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接种乙肝疫苗后,少数受种者在24小时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72小时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可在2-3日内自行缓解,不需处理;接种部位可出现硬结,一般1-2个月可自行吸收。在极罕见情况下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局部无菌性化脓等,需及时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jfjj/6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