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下肢风湿水肿止痛ldquo防己

防己

汉防己,木防己,粉防己,广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木防己及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异叶马兜铃的根。秋季采挖,洗净或刮去栓皮,切成长段,粗根纵剖为2~4瓣,晒干。异叶马兜铃根则在春、秋采挖。辛、苦,寒。归膀胱、肺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功能主治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

1、《本草纲目》:中风湿,不语拘挛,口目斜,泻血中湿热。

2、《本经》: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

3、《别录》:"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治)诸瘑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

4.防己虽可宣通上下,调达表里,但长于走下焦,治疗下肢水肿以及下肢痹痛偏热者效佳,即如《本草纲目?第十八卷》所云:“去下焦湿肿及痛,并泄膀胱火邪,必用汉防己、草龙胆为君,黄柏、知母、甘草佐之。”

5.《药性沦》:"汉防己:治湿风口面歪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气嗽喘。木防己: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主散结气痈肿,温疟,风水肿,治膀胱。"

6.《医林纂要》:"泻心,坚肾,燥脾湿,功专行水决渎,以达于下。"

7.《本草再新》:"利湿,除风,解火,破血。治膀胱水肿,健脾胃,化痰。"

注意事项

1.体弱阴虚及胃纳不佳者慎用。①《本草经集注》:"殷孽为之使。恶细辛。畏萆薢。杀雄黄毒。"②《本草求真》认为:“治风须用木防己,治水须用汉防己。”③李杲:"上焦湿热者,不可用。"④《本草经疏》:"凡胃虚阴虚,自汗盗汗,口苦舌干,肾虚小水不利,及胎前产后血虚,虽有下焦置热,均忌。"⑤《得配本草》:"气分风热,小便不通,禁用。"

2.防己治风湿痹痛、水肿等,连用2周应间断一段时间再服用,不宜长期连续服用。暂用或可取奇,久用或可贻害。使用疗程,亦需注意。

药物鉴别

1.防己与独活、木瓜均擅治下肢痹痛,但防己性寒,下肢痹痛偏热者适宜;独活性温,下肢痹痛偏寒者允当;木瓜兼补益,下肢痹痛兼虚者恰当。

2.防己与防风均治风湿痹痛,但防风辛甘温,性升浮,擅治上肢痹痛寒湿偏重者;防己辛苦寒,性下泄,擅治下肢痹痛湿热偏重者。

临床配伍

1.宣通胸膈经气。痰饮结聚胸膈,见面色黧黑,喘满,心下痞坚,脉沉紧等,用防己入走胸膈,畅利气机,辛散水饮,可配伍生石膏、人参、桂枝、甘草等,如《金匮要略》木防己汤。我在临床以此方为主,治疗皮肤黑变,脉沉紧或沉弦者有一定疗效。

2.清宣心经热邪。热邪扰心,神明失用,见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等,用防己清透心经郁热,配伍地黄、桂枝、防风、甘草等,如《金匮要略》防己地黄汤。

3.宣泄腹中水湿。水聚腹中,三焦气机不利,二便不畅,用防己辛以行之,苦以降之,通利二便,导腹中积水由二便排出,治疗痰饮水湿留聚腹中的腹满而口舌干燥等,配伍葶苈子、大黄、椒目等,如《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我以此方为基本方治疗肝硬化腹水及癌症腹水有一定疗效。

4.宣利四肢气机。防己味辛横行,大苦下泄,宣行四肢气机而逐四肢水气由小便排出体外,治疗水停四肢的四肢肿及四肢聂聂动者,配伍黄芪、茯苓、桂枝等,如《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我在临床也每以此方为主,治疗顽固性水肿有较好疗效。

5.宣利关节湿邪。防己开通腠理,祛风除湿,性寒清热,能入达关节,清利关节湿热邪气,治疗暑湿痹证,配伍通草、薏苡仁、桂枝、杏仁、生石膏、滑石等,如《温病条辨》中的加减木防己汤,吴鞠通谓该方是治疗痹证之祖方,现今临床多用其治疗湿热痹证,见肌肉关节热痛、身重、小便不利、舌苔黄厚腻、脉沉数等。

6.治膀胱水蓄胀满,几成水肿:汉防己二钱,车前、韭菜子、泽泻各三钱。水煎服。(《本草切要》)7.治水臌胀:汉防己一两,生姜五钱。同炒,随入水煎服,半饥时饮之。(《本草汇言》)8.治脚气肿痛:汉防己、木瓜、牛膝各三钱,桂枝五分,枳壳一钱。水煎服。(《本草切要》)9.治肺痿喘嗽:汉防己为细末。每服三钱,浆水一盏,同煎至七分,和滓温服之。(《儒门事亲》)

年九香堂中医小院小中医夏令营已经开展报名,有意参加本年度小中医夏令营的朋友请加紧联系我们。

小中医夏令营将给您和孩子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和探索世界的视野,带来一个全新的人生规划!

详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zp/6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