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黄芪,你见过吗皆为补气要药,用于气

红芪

来源产地

《中国药典》

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的干燥根。秋季挖根,堆起发热,以使糖化,然后去掉茎基须根,晒至柔软,手搓再晒,直至全干。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功效

《中国药典》

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甘,微温。归睥、肺经。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1.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证。

脾为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脾肺气虚则能出现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等证。如兼中气下陷,则能导致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如气虚不能摄血,则能引起便血、崩漏。黄芪能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且有升举阳气的作用,故可用于上述诸证,须随不同的气虚表现而作相应的配伍。如与人参同用,能增强补气功效,可治病后气虚体弱;配白术能补气健脾,可治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或泄泻;配当归能补气生血可治气虚血亏;配附子能补气助阳,可治气虚阳衰,畏寒多汗;与人参、白术、升麻等同用,能补气升阳,可治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如补中益气汤;与人参、龙眼肉、枣仁等同用,又可用治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如归脾汤。

2.用于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

本品能益卫气,故有固表止汗功效。如配伍牡蛎、小麦麻黄根,可止自汗,即牡蛎散。本品也可用治阴虚引起的盗汗,但须与生地、黄柏等滋阴降火药同用,如当归六黄汤。

3.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

本品补气而有良好的托毒生肌功效。常与当归、穿山甲、皂角剌同用,如透脓散,可治痈疽不溃;与当归、人参、肉桂等配伍同用,可以生肌敛疮,如十全大补汤。

4.用于浮肿尿少。

本品有补气利尿退肿功效,故适用于气虚失运、水湿停聚引起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之证。多配伍防己、白术等同用,如防己黄芪汤。

此外,还可用于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或半身不遂,以及气虚津亏的消渴等证。如配伍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治肢体麻木;配伍羌活,防风、当归、片姜黄等,可治肩臂风湿痹痛,如蠲痹汤;以本品为主药,再配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药,即补阳还五汤,可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至于消渴证,多与生地、麦冬、天花粉等养阴生津药同用,可起到益气生津的功效。

10?15g,大剂量可用30?60g。补气升阳宜炙用,其他方面多生用。

本品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故凡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均不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yz/68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