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如何预防乙肝

一、乙肝的危害?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传染病,近年来,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中乙肝发病排序一直位居前三位。人感染乙肝后,常引起肝脏的损害,但也可引起其它脏器的损害。

小年龄感染乙肝后易慢性化,并导致严重肝脏疾患,如肝硬化,部分患者最后可转化为肝癌。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后80%-90%发生慢性化,1-4岁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约30%-50%发展为慢性,成人期感染后约5%发生慢性化。

我国目前是全球肝癌发病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人口数约占全球人口的20%,但肝癌发病及死亡人数占全球的50%以上。肝炎患者以青壮年为主,给国家劳动力造成巨大损失。由于公众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缺乏,加上社会一些不正确的舆论引导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乙肝病毒感染者或其子女遭受歧视,出现入学难、就业难、婚恋难,也易出现心理障碍,造成更大的生存压力,从而引发社会公平性问题,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二、乙肝是怎样传播的?

乙肝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

三、如何预防乙肝?

目前预防、控制乙肝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就是接种乙肝疫苗。我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不断完善,目前主要实施的是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乙肝疫苗的免疫程序是出生当天(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满月后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满了半岁后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即所谓0、1、6免疫程序。

特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包括“大三阳”、“小三阳”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生的小孩更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乙肝疫苗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如有乙肝免疫球蛋白最好也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完成三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大多数孩子可以产生抗体(抗-HBs),有效预防感染乙肝。

医院的产科,为新生儿提供免费乙肝疫苗第一针的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需要到居住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或其所设的接种点去接种,这三针都是国家提供的免费接种。如果错过了乙肝疫苗接种时间,应尽早补种。

青少年、成人接种乙肝疫苗也需按照0、1、6月的程序(第一针乙肝疫苗的当天为0,1个月后为其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如果已感染了乙肝,或已有乙肝抗体(抗-HBs)就不需要再接种乙肝疫苗了。生病期间要暂缓接种,有禁忌症时根据情况暂缓接种或不再接种。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检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如:血透患者、医务人员、家中有乙肝病人或携带者的)可进行抗-HBs检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对低应答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接种1剂60μg乙肝疫苗,限16岁以上)或换其它种类的乙肝疫苗再接种3针,并于完成第2次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抗体,可再接种一针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其它种类的乙肝疫苗。

还应注意安全注射(包括针灸的针具),注射时保证一人一针一管。选择严格遵守消毒规范的服务行业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注意个人卫生,不和任何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或健康状况不明时,自己应接种乙肝疫苗或采用安全套。

如需获得更多关于科学防病的知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yz/6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