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共题是三道题共用一个题干的题型,是17中医考研的新题型。
三共题都是A型题,普通A型题每题1.5分,它每题2分。
它所出的题号是56-73题。此类题共6个题干,18道小题,共36分。只考查中内与针灸。中内4个题干(24分),针灸2个题干(12分)。
详情请看:中医专硕考纲样题
复习内容
中内
样题的题目举例:
其证候是
治宜选用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其治疗禁忌是
若伴见恶寒发热,咳嗽,舌苔薄白,脉浮。其证候是
若伴见恶风发热,咽喉肿痛,舌红,脉浮滑。治宜选用
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全身水肿,下肢重甚,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沉缓。其治法是
……
可以得出以下的考试点
1、证候
2、治法
3、首选方
4、治疗禁忌
提示此类题的特点是
1、一个题干三道小题,容易考查一个疾病多种证型
2、在此类题会涉及临证备要的内容(如治疗禁忌)
3、一个题干三道题从证型、治法、选方考查。
将更为全面地考查一个疾病,因此背诵中内分型—治法—选方(三者缺一不可)十分重要,中医内科辨证论治背诵要点,并要注意相关治疗禁忌。
通俗来说,就是中内三共题会从考纲范围内的疾病中抽取四个疾病进行考查。
针灸
样题的题目举例:
针灸治疗宜主选的经穴是
依据辨证选穴原则,宜选用的腧穴是
针对患者乱梦纷纭,宜选用的腧穴是
针灸治疗选用上巨虚,其意在于
除主穴外,宜选用的配穴是
治疗宜选用的刺灸方法是
由此看出针灸三共题的考点
1、主穴
2、配穴(辨证取穴、辨症取穴)
3、选穴意义
4、刺灸法
也就是此类题型会考查主穴、配穴、选穴意义、刺灸法等,主要是主配穴。因此会从考纲的疾病中选取两个进行考查。从主配穴、意义、刺灸法进行考查。
解题技巧
中内:首先先确定疾病,其后了解考查的方向。
咳、喘、痰、悸、肿→肺胀
此题题干已经给出舌脉及相关症状,可知其为肺胀的阳虚水泛型。
56.证候:阳虚水泛C
57.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B
58.选方:真武汤合五苓散D
此题考查肺胀的阳虚水泛证。
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中风(闭证)
59:兼见一系列阳症→阳闭(治法):清肝息风,辛凉开窍C
60:兼见—系列阴症→阴闭(方剂):苏合香丸加涤痰汤A
61:病情进一步发展→脱证(治法):益气回阳,救阴固脱B
此题考查中风的中脏腑的三个证型,阳闭、阴闭、脱证。
咳嗽、咯痰→咳嗽
判断证型:咳痰白质黏(痰),口干咽燥,渴而喜饮,便秘(热)
特别说明:痰热郁肺证的咳嗽,咯痰的颜色可黄可白,但质黏稠,或有热腥味,或咳血痰。可见
胸胁胀痛,咳时引痛,面赤
或身热口干黏,渴欲饮水
判断证型注意
需根据就诊时的症状进行判断。
症状与舌脉不一致时,要学会统一判断。
62.C风寒袭肺×刻诊无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等症状,脉不浮
表寒肺热×此证型有很大争议,有人认为此病属于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后,并根据舌暗红苔白断为表寒,口干舌燥,渴而喜饮,便秘,痰白黏为里热。但实质上,刻诊时并无提示有表寒,另咳嗽的主要证型中亦无表寒肺热,表寒肺热属于喘证的证型。
痰热郁肺√此证型很大争议,有人认为痰不黄稠,舌暗红苔白,不属于痰热。但痰热可出现色白质黏。咳嗽咯痰必定为黏厚或者稠黄。而口干渴饮便秘均为热象。
肺阴亏耗×此证型应该干咳。
63:B清金化痰汤
64:D敛肺止嗽→禁忌!
眼面肿,小便不利,关节酸痛→水肿(风水相搏)
65.此为风水相搏型偏于风寒。D
66.此为风水相博型偏于风热。无论偏于风寒还是偏于风热均选用越婢加术汤,而汗出恶风卫阳虚用防己黄芪汤。疏凿饮子为湿热壅盛的代表方,五皮饮是水湿浸渍代表方。B
67.此为水湿浸渍型,当运脾化湿,通阳利水。A属风水相搏,B属脾阳虚衰,D属肾阳衰微。C
此题考查失眠
68:失眠主穴的选经。C
69:失眠肝火犯心配穴(辨证选穴)D
70:针对乱梦纷纭配穴(辨症选穴)B
此题考查痢疾
71.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合治内腑的意思舌六腑有病取其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A
72.辨证配穴:D
73.刺灸法,实证当用泻法。C
加油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