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中成药
作者/焦树德
中医药学中,流传下来不少具有消散肿毒、活瘀解凝、消疮解毒作用的中成药,主治疔毒恶疮、乳痈乳岩、瘰疬、痰核、流注、恶疽等病症,常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近些年来,不少医家把这些药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收到一定的效果,今介绍几种最常用者,以供临床据证选用。
一、小金丹(《外科证治全生集》)
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各45g,乳香、没药、当归各22.5g,麝香9g,墨炭3.6g。共为细末,糊丸,每丸重0.6g,每日2次,每次2丸,病重者3丸,捣碎,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功能消毒散结,活瘀解凝。主治气血凝结,经络不畅,而生瘰疬、鼠疮、乳痈、乳疮、乳岩、痰核、流注、横痃、贴骨疽、坚硬疼痛及一切阴疽初起等症。
临床上常把本丸用于颈淋巴结核、甲状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瘤、鼠蹊淋巴结肿大,以及胸胁四肢发生硬结肿硬、脂肪瘤等,服用本丸可使肿物缩小或消失。
近来也用治乳腺癌、食管癌、胃癌等病放疗、化疗后,或手术切除癌肿后,坚持内服本丸一段时间,不少患者使病情减轻,生命延长。经近人实验研究,本丸能抑制小鼠梭形肉瘤和肉瘤的生长,即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二、西黄丸(《外科证治全生集》)
西黄(原称犀黄,即上好牛黄)1g,麝香4.5g,乳香(去油)30g,没药(去油)30g,上药研细末用黄米饭30g与药相合,反复捣烂为丸,晾干(忌火烘)。用陈黄酒送服9g。病生于身体上部的,临睡时服。病生于下部的,空心时服。
此方原名西黄丸。方中以牛黄清热解毒化痰为主药;麝香辛窜通络,活血散结,并助牛黄化痰之力为辅药(现多用人工品代替);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佐药;黄米饭养胃,陈酒活血行气以助药力,共为使药。
本品功能解毒清热,活瘀散结,主治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等症。近代多用于淋巴结炎、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多发性脓肿、骨髓炎等,见有毒热结滞证者。
肿疡已破溃流脓者和体虚、阴虚火旺者,禁用本品。近些年来经实验研究,证明本丸能抑制小鼠梭形细胞肉瘤和肉瘤的生长。故在临床上常用于各种癌症,作为抗癌药使用。
我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等患者时,常用本丸与启膈散、旋覆代赭石汤随证加减同服,有较好的疗效。
《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还有醒消丸(乳香、没药各30g,雄黄15g,麝香4.5g,糊丸,每服9g,服法同上丸),也用于治疗痰湿阻滞、经络不和而致的生疮肿痛、红肿坚硬等外科病症。
近代医家也常用于各种癌症手术后或化疗、放疗后的治疗。二药主治虽然大致差不多,但醒消丸中雄黄含有硫化砒。砒为有毒物质,故不可服用太久,以防中毒。如有中毒情况,可用防己10g急煎服。另外醒消丸所含雄黄虽能解毒、治疮,但其性热,故火热太重的疮痈肿毒者不宜用(本方中的麝香,近来都采用代用品)。
三、太乙紫金丹(《外科正宗》)
山慈菇60g,五倍子30g,千金子霜30g,红芽大戟45g。共为细粉,再兑研入朱砂粉9g、雄黄粉9g、麝香9g,用浓糯米汤调,制成锭或丸,每服3g,捣碎煎水服,或用粉剂1.5g,温开水送服。
功能开窍通闭,解毒辟秽。主治霍乱、痧胀、山岚瘴气、水土不服,或暑湿温疫之邪,弥漫蒸熏,神明昏乱,以及喉风、蛇咬、癫狂等症。
本药又名紫金锭,也称玉枢丹,为居家旅行常备之药。我常将它用于肾炎尿毒症,出现呕吐、恶逆不食等症时,常用玉枢丹0.3~0.6g随应证汤药服。近些年来也有将本品用于抗癌的。常在食管癌、胃癌、肺癌等手术或化疗、放疗后,用本品1~2g,分2次随汤药送服。
我在治疗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初起,患者吞咽有一定障碍,但尚能纳食,西医未能确诊者,常用生赭石(先煎)20~30g,旋覆花(布包)10g,半夏(口渴者可不用)10g,党参10g,沙参10g,丹参15g,川贝母9g,香附10g,焦四仙各9g,生白术6~9g,茯苓10g,莪术3~6g,苏子、苏梗各9g,水煎服,作为基础方随证加减。
同时随汤药送服玉枢丹1~1.5g,1日2次,以加强解毒散结之力,有癌可治,无癌可防。
对已经做过手术,或接受过化疗、放疗的患者,也常用上方加生白芍6~12g、当归6g,舌红口渴者可再加生地9~12g。一般多再加西洋参(另煎兑入)3~9g,同时随汤药送服西黄丸3g或小金丹1.5g或玉枢丹1~1.5g,1日2次,常取得较好效果,请作参考。
对肺癌手术后或化疗、放疗后,则常用麻杏二三汤、百合固金汤等随证加减,同时随汤药送服西黄丸3g,1日2次,或小金丹1.5g,1日2次。
四、飞龙夺命丹(《增补万病回春》)
蟾酥6g,冰片1.5g,轻粉1.5g,麝香1.5g,血竭9g,寒水石(煅)9g,铜绿9g,乳香9g,没药9g,胆矾9g,雄黄6g,朱砂(为衣)3g,蜗牛20个,蜈蚣(酒浸炙黄)1条。上药各研为极细粉末。将蜗牛研烂加蟾酥合研成黏稠状,再加入轻粉等各药粉,反复研磨到极均匀,做成绿豆大的药丸。每次服20丸,用葱白15cm捣烂,包裹丸药,用无灰酒烧热,候能饮送服,盖被取汗。病在身体上部者饭后服,病在下部者饭前服。
本药有拔毒消肿、祛腐止痛的功能。主治疔毒、恶疮、脑疽、发背、对口、疮疡、乳痈、乳岩、附骨、阴疽,及一切无名肿毒、溃烂疼痛、麻木昏愦等病症。本品也可外用,或用醋研开,调涂患处;或用针刀把疮刺破,把药做成锭状插入疮口内(治疔疮常采用此法),同时再内服应证的汤药。
《外科正宗》有蟾酥丸,方中无蜈蚣,余药同,用量稍不同。治证相同,可与本药互为代用。
近代医家常把古人治疗恶疮、疔毒,及恶疽的丸药、锭药、丹药,用治于今人的恶性肿瘤,常常收到较好的效果。故本品也常被用于治癌、抗癌。
并且近些年有不少学者对其中的有关药物进行了实验研究,经动物实验说明本品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尤其是其中的蟾酥,实验证明不但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并且有抗放射、抗肿瘤作用。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家兔的局部感染,然后注射蟾酥注射液,则可阻止病灶扩散,使周围红肿消退。
也有的报道,蟾酥对小鼠肉瘤有效,在试管中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能延长患精原细胞瘤、腹水癌和肝癌小鼠的生存期,并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功能,等等。本药不但含有蟾酥,并且还有多种解毒活瘀之品,故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我也曾让患者服用应证汤药的同时,加服飞龙夺命丹(北京的药店曾将本药改名为“痈疽消毒丸”),每次5粒(北京产),1日2次,葱白煎汤送服,用于治疗子宫颈癌、肠癌、肺癌等。
另外,《外科证治全生集》尚有梅花点舌丹(熊胆、梅花冰片、雄黄、硼砂、血竭、葶苈子、沉香、乳香、没药、珍珠、牛黄、麝香、蟾酥、朱砂、金箔。小丸,绿豆大,可内服,亦可外用),功能与飞龙夺命丹相近,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疔疮、脑疽、发背、红肿痈疖、一切无名热毒初起。但梅花点舌丹其药性偏凉,故还可用于实火牙痛、喉痛、喉蛾、喉风、口舌生疮、小儿急惊风等。凡阴疽及阴虚内热、小儿慢惊风等病证,皆禁用。本品孕妇忌服。
前些年,在患者买不到西黄丸、小金丹、飞龙夺命丹时,也常用梅花点舌丹代替,用于各种癌症患者在服用辨证论治的汤药时,加服1~3丸,1日2次,服用时先饮水一口,将药丸放在舌上,感到口舌发麻时,再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故名“点舌”丹。
附注:以上4种药处方中的牛黄、麝香,近几年均以代用品配制。雄黄、朱砂有毒,制造时均控制为“不致受毒”的剂量,甚或减去。
往期精彩回顾:
焦树德:毓麟珠,治不孕,受孕者十之八九
焦树德:我治胃痛多用此方,常有惊喜奇效!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选自《焦树德临床经验辑要》,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由“杏林墨香”订阅号独家发布。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购买途径全国新华书店
医药专业书店
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