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憋用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治疗,为胡希恕胡老的独到经验,今日临证重复应用,有良效,收效于顷刻。
简要医案:
乔某,男,65岁,就诊日期:.11.18.下午17:00
喘憋、呼吸困难。自诉1周前因“感冒”周身乏力、酸痛,咳嗽,未重视未诊疗,后症状进行性加重,伴随胸闷、喘憋,呼吸困难,自觉胸口堵着不通,需张口呼吸、换气,极剧痛苦,有痰无力咯出,不耐受任何体力活动,只能保持倚息体位,在当地诊所检查后被告知“治不了,医院去”,因患者女儿为本院同事,故带到门诊来就诊,发病以来,无寒热,有汗出,口中和,进食差,3天无大便,双眼“含泪”——结膜水肿,反复询问,也无“眼球胀满、疼痛”。腹诊完毕由平卧位起来后持续、剧烈咳嗽,喉中有粘痰样液体,不易咳出,因喘憋难受,昨夜在家,一夜不能平卧,今日方来就诊。
脉滑有力,舌体胖苔腻,底苍水瘀。
腹诊:腹部膨隆,腹力强,上满下虚。
腹诊图:
辨六经:少阳阳明合病兼有瘀血
辨方证: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合方重用半夏
柴胡18克,黄芩12克,大黄8克,枳实15克,赤芍12克,清半夏10克,姜半夏10克,法半夏10克,生姜10克,大枣20克,桂枝12克,桃仁12克,炙甘草10克。
芒硝(饮片、颗粒剂化开后冲入)10克
3剂颗粒剂,一袋,水冲服,一日两次。嘱回病房后马上服1袋药。
今日上午电话回访,患者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昨晚就没有了喘憋、呼吸困难,可以平卧位睡觉,今晨大便1次,自觉全身轻松,胃口大增,进食很多。
下午病房查看患者,在做雾化,没有丝毫喘憋,眼球也无水肿,腹诊仍有上腹部满,患者解释“吃得很多”,嘱咐继续口服剩余汤药。
简要解析及方证鉴别
少阳阳明合病的识别,依据腹诊(参看仲景书中的腹诊临证),用桃核承气汤而没用桂枝茯苓丸,是因为3日未大便(患者解释,因为进食少,经方辨证依据症状反应,可以不考虑患者“貌似合理的解释”)。
喘憋没用“木防己汤”,是因为个人认识:“木防己汤的喘满,伴随着的心下痞坚是在虚的基础上出现的,腹诊比较局限于心下,这一点和大柴胡汤不同”,还有木防己汤无明显利大便的作用,本患者有大便3日未解。(附录木防己汤方证,以便学习:方法:木防己三两,石膏十二枚,如鸡子大,桂枝二两,人参四两,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方证: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喘憋没用“越婢加半夏汤”,是因为本方证的核心是眼目部症状即仲景所述的“目如脱状”,本患者看上去“眼睛有结膜水肿”的表现,但患者无明显不适,故而没用。但却用了其治疗经验药物——“大剂量用半夏”。(附录
越婢加半夏汤方证,以便学习:方法: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证: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经方治疗喘憋,疗效很好,关键是辨方证(中医不是慢郎中:听老李讲述自己喘憋的故事)。
既往系列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