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中药材品种混乱主要有哪些原因呢

中药材品种混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历代本草描述不详,有的看法不一,造成后人揣测。

历代本草著作,由于受到当时科学技术的限制,加上古人只靠个人经验来描述中药的形态、色味、产地、生长环境,不可能把每一种中药品种的来源、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以及经验鉴别等描写的那样详细清楚。都是在发展中,逐步认识加以补充和完善的。后人在学习和使用时,很难从文字上来区别一些生长形态相似的中药品种。如对“白头翁”的描述,全国有20多种都是“近根处有白茸,状似人白头”的外形。透骨草始见于《救荒本草》,据所述图形,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Houtt,而并非本品。《本草纲目》记载有透骨草,但形态不详。《本草原始》及《纲目拾遗》收载的透骨草也不一样。败酱草《本草纲目》记载“败酱处处原野有之,俗名苦菜,野人食之,江东人每采收储焉。春初生苗,春冬始凋,初时叶布地生,似松菜叶而狭长,有锯齿,绿色,面深背浅,夏秋茎高二、三尺而柔弱,数寸一节,节间生叶,四散如伞,巅顶开白花成簇,如芹花,蛇床子花状,结小实成簇,其根白紫,颇似柴胡。”根据这段文字描写,近代考证的至少有5种植物以上。

二、以讹传讹,错采错收。

古人采药,辨药,全凭个人经验,父传子,师传徒,主要靠随时口授心记,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文字记载。记错传错,以讹传讹,误学误传在所难免。随着临床用药和历史的发展,品种越增越多,同时又由于在封建社会保守思想比较浓厚,不愿轻易外传,还有商贾的欺骗,久而久之,形成错误。例如现在用的“威灵仙”,据历代本草图文考证不是毛莨科植物而是玄参科植物,但已误传了几百年,不易更正。一些地区使用的巨胜子与历代诸家本草记载亦不一致。由于错采错收造成混乱。古代医药不分家,他们既是看病的医生,又是亲自采药加工。但是,如今医药分家,采药者多为农民,甚至儿童,收购人员多数未经培训,对外形相似的品种缺乏鉴别知识,以致造成收假、收错。也有些不法之徒趁有些药品紧缺,而掺假制造伪品,牟取暴利,进行欺骗。如假麝香、假天麻、假牛黄、假砂仁、假冬虫夏草等。

三、地区用药习惯不同。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热、温、寒三个气候区域,物产丰富,中药品种繁多,以前交通不便,各地使用经验和历史情况各有不同,名称亦不统一,异物同名,同物异名的现象甚为普遍,各地相沿袭用,习惯难变,久而久之形成所谓“习惯用药”。如山豆根,全国大部分地区用广豆根,陕西用的是木蓝属的根,河北、北京使用的蝙蝠葛根。又如大青叶,有的地方用大青的叶,有的地方用蓼蓝的叶,陕西用的是菘蓝叶。如海桐皮,浙江省用的是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或朵椒的树皮,而湖北等省则为豆科植物刺桐的树皮。可知有些同一药名在不同地区使用的是不同科属的品种,也是造成混乱的原因之一。

四、中药同物异名,异物同名普遍。

中药因产销地区不同,各地方言有别,因此各地常有不同的当地名称,造成同一中药有不同名称或者不同中药材却用相同的名称,其名称少者几个,多者可达数十个,混乱情况相当严重。

1、异物同名:即药材品种不同,而叫同一个名称。

①以同科同属不同种的植物作一种药材入药:如柴胡、黄芩、延胡索、天南星、车前子、薄荷、石斛等,各为其本属多种植物。各地往往利用本地资源,就地取材入药。这种情况不少,因为同科同属植物亲缘相近,其有效成分与疗效有近似之处,可以根据实践应用情况而定,但也需要进一步作药理、药化和临床疗效观察的研究。尤其值得注意的如类似白前、白薇虽为同属植物,但疗效不同,绝对不能混淆。

②以同科不同属植物作为同一药材入药:

③以不同科的植物为同一品名的药材入药:这一类情况,问题最为复杂,其中少数在疗效上类似,如空心通草(五加科)与实心通草(旌节花科);粉防己(防己科)与广防己(马兜铃科);两种三棱(莎草科与黑三棱科)。但大部分不同科植物其作用并不相同,如石莲子(睡莲科甜石莲)与豆科苦石莲;又如马鞭草,正品应为马鞭草科的马鞭草VerbenaOfficinalisL.而山东则以千屈菜科千屈菜叫马鞭草;北京、甘肃以车前科植物车前草的花茎作马鞭草,均为形似马鞭而混称,其实疗效各不相同,应用时就必须加以区别。

④原植物名称与药材商品名称相互颠倒:如药材荆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根茎,而商品黑三棱却为莎草科植物荆三棱的根茎。它们的植物名称恰恰和商品名称互相颠倒,因而形成名称混乱的现象。

⑤以动物药误作矿物入药:如以海产腔肠动物的骨骼作浮海石;以软体动物窗贝的壳或嵘螺的厣(甲香)误作云母石入药;鹅管石也是如此,商品常以珊瑚虫类的笛珊瑚与矿物类钟乳鹅管石相混。这主要是由于外形相似以致混淆,其临床疗效有差异。

2、同物异名:因产销地区不同,同一药物各地多有不同的地方土名和习用名称。例如,益母草,在东北叫坤草,又叫四楞子棵;在江苏某些地区称为天芝麻或田芝麻;浙江叫三角胡麻;青海叫千屈塔;四川名血母草;甘肃又叫全风赶;广东名红花艾;云南又叫透骨草。而商品透骨草,又有十数种之多。这也是造成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之一。

3、两种疗效不同的药材互相颠倒错用:白前与白薇,虽然是同科同属植物,但其功能主治,却有显著差异。有些地方错将白薇作白前,以白前作白薇使用。这一类型的例子虽然不多,但其后果却非常严重。

更多精彩内容

陈皮

红参

海马

性状鉴别方法

工艺流程图

中药的采收

中药命名原则

中药材的国际进出口

中药的配伍

看花识石斛

中药农残、重金属、黄曲霉

煎煮中药

中药谜语

中药对联

中药鉴别术语

道地药材产区划分

30味中药之最

50味易读错的常见中药

中药材干燥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现象排除方法

冷背毒性中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补虚药

《本草中国》第一集——时间

《本草中国》第二集——年华

《本草中国》第三集——双面

专业的中药鉴别图(花类中药)

专业的中药鉴别图(矿物类中药)

中药营销方法

编辑:百味本草版权说明:转载请标明出处。内容说明:文章内容,仅作参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jg/7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