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延龄 李家庚
编辑:经方全球同学会
防己
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汉防己)或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木防己)的根。味苦性寒。归膀胱、脾、肾经。
攻效主治:
1.利水消肿
如防己茯苓汤、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等方,皆以治“皮水为病”、“肠间有水气”等证为功。可见仲景于方中用之,意在渗利水湿,消肿除胀。《名医别录》言其能“疗水肿”,《本草求真》则认为:“防己,辛苦大寒,性险而健,善走下行,长于除湿、通窍、利道,能泻下焦血分湿热,及疗风水要药,故风……脚气、水肿…及湿热流入十二经,以致二阴不通者,皆可用此调治。”由此防己走下焦、利水道,渗湿消肿之功明矣。故《医林纂要》一书中曰其“功专行水决渎,以达下”。后世常遵此用法,如《本草汇言》以之配生姜治水臌胀。
2.祛风宣痹
如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之防己黄芪汤。此方用防己意在祛风宣痹,如《名医别录》即言其能疗“中风手足挛急”,《药性论》亦谓:“汉防己:治湿风口眼喎斜,手足疼……木防己: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而《本草求真》则认为“治风须用木防己”。以上所论皆可为仲景用防己祛风之佐证,故古今医家多遵用之。
3.化饮平喘
如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治“隔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或“实者三日复发,肺气痰喘”等证。方中之用防己,诚如《本草再新》所言能“化痰”,《长沙药解》亦指出:“汉防己泄经络之湿淫,木防己泄脏腑之水邪,凡痰饮内停,湿邪外郁……悉宜防己。”可见仲景用防己实有化饮平喘之意。故《儒门事亲》独用防己疗肺痿喘咳,《古今录验方》以之配葶苈子治肺痿咯血多痰,皆为佐证。
用量用法:
仲景用防己计6方。
1.用量
最大量为3两,最小量为1分。今常用量为5g。
2.用法
入汤剂或丸剂使用。今利水消肿多用汉防己,祛风宜痹多用木防己。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凡阴虚而无湿热,或胃寒泄泻者不宜用。故《本草经疏》曰:“凡胃虚阴虚,自汗盗汗,口苦舌干,肾虚小水不利,及胎前产后血虚,虽有下焦湿热,均忌。”“留痰非由脾胃中湿热而得者,亦不宜服。肺气喘嗽,不因风寒湿所郁、腠理壅滞者勿用。”
药理研究:
粉防己根含双萜基尼喹啉生物碱[1]、黄酮苷、酚类、有机酸、挥发油等。药理学研究证明:汉防己甲素有扩张冠脉、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过敏、平喘、抗癌等作用。
临床应用:
1.关节痛
木防己酒(含生药量为1:10,浸泡60天),每次10~20ml,每日2~3次,10个月为1疗程。治疗关节痛属中医热痹者例,结果痊愈51例,好转39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3]。
2.冠心病
汉防己甲素注射液,2~3mg/kg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每日2次,共2周,治疗50例。证实为有效的抗心肌缺血药,对劳累型心绞痛效果更好,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者也有显效[4]。
参考文献: [1]阴健等,《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等,《中药材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3]张殿洁,《山东中医杂志》,,(6):21;
[4]于世龙等,《中华内科杂志》,,(11):。
本文摘自《张仲景医学全书·张仲景药物学》第2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年1月第2版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一个全球中医人学习经方的平台
经方,即医圣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学习经方,可接受辨证论治原则的训练,认识中医学的本质特征,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学习仲景理法方药的应用,明方剂之源、方剂变化的方法与策略,领会中医的医学认识方法,训练中医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