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风藤,中药名,青风藤又名青藤、寻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等的藤茎。每年夏、秋采割藤茎,晒干即可入药。具有通络、止痛、祛风湿之功效,主治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肢体疼痛、麻木等症,《本草纲目》将其列入草部蔓草类。
性状鉴别
藤茎细长圆柱形。直径1~.5厘米。表面灰褐色,有纵皱纹及纵向皮孔。老茎外表粗糙有裂纹,茎有节,节处稍膨大,并有分枝或分枝痕。体轻,脆易断,纤维性强。断面灰黄色或暗灰色。韧皮部很窄,木质部灰黄色与灰褐色射线呈均匀放射状排列,形成车轮状,导管孔明显,中心髓部圆形色灰白。气微味苦。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藤茎。
性味
味苦、辛,性平。
归经
肝、脾经。
功效
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功效。
功能主治
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
①《本草图经》:"治风。"
②《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
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行水利尿,泻下焦血分湿热。治风水肿,脚气,风湿关节疼痛,口眼歪斜,痈肿恶疮。"
④《中国药植志》:"除湿,祛风,行气,利水。治膀胱水肿,风肿,脚气湿肿。"
⑤《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驱风湿,通经络。治风寒湿痹,鹤膝风,肢节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熬膏。外用:煎水洗。
选方应用
①治一切诸风:青藤二、三月采之,不拘多少,入釜内,微火熬七日夜,成膏,收入瓷瓶内。用时先备梳三五把,量人虚实,以酒服一茶匙毕,将患人身上拍一掌,其后遍身发痒不可当,急以梳梳之。要痒止,即饮冷水-口便解。避风数日。(《濒湖集简方》青藤膏)
②治骨节风气痛:大青木香根或茎叶适量,煎水常洗痛处。(《贵州民间药物》)
临床应用
用量6~1克,水煎服或水煎冲黄酒服。外用水煎液擦洗痛处。用治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药理试验证实,有镇痛、镇静和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表现在多方面,如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降血压等。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
往期精彩DISCOVERY●同学,世界欠你一个“奥斯卡”奖
●听雨|考试季~庆幸身边有个TA
●迎评进行时|一张图带你看懂迎评小知识(六)
资料来源|五味学苑
图文排版|李仁敏
责任编辑|李仁敏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